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新诗人12家佳作荐读

(2021-02-15 08:01:01)
当代新诗人12家佳作荐读补充点击阅读:当代新诗人20家佳作荐读

挤奶的阿妈

林旭埜


雪落了一重又一重

把雪峰的圣洁堆积得一高再高
溪流一再往低处蜿蜒
依然像哈达系于山腰之间

行走于高原
无需攀援,人已在山上
即使是低处的野草
也可纵情地摇曳于云端

只有草场上的挤奶阿妈
不望高处,不辨低处
任白雪飘满鬓间
任奶汁,如雪水汩汨流淌

简析:纪游诗摄景讲高低角度,绘人强调其内心位置,情境纯美,养眼养性

林旭埜,上世纪60年代生,广东揭阳人,现居广州。

打桩机

中华民工

扶着操纵杆的兄弟 一脸凝重
一篇震撼大地的诗篇 他用如椽巨笔
写下序 结尾
夯一个硕大的感叹号

一毫毫 一寸寸地扎根
荒凉的工地 缺乏激情与亮点
没有懂诗的人 即使懂
也不认识他书写的文字 他的读者
通常是睡通铺的兄弟

他的诗不分行 分层
一层挨一层 他的写字台
比这个城市的正负零
——低一层

简析:作者是一直从事建筑的民工,对于
底层的生活深有体会,他对于这建筑机械的书写悟性高、有冲劲,独当一面。

中华民工,本名王志刚,1973年生,天津武清人。

滇东北的河流

 

高山清韵,峡谷长歌
有的细小,有的雄浑
注入北盘江主流前
大多我叫不出它们的学名或乳名
但这不妨碍我的热爱
每一条都潮润着那养人和埋人的红土地
每一条都静静穿过生老病死的村庄
诚挚地爱着勤奋的庄稼和牛羊
农舍及青烟
一爱就是百年千年
多少回环婉转,多少烟波弥漫
用躁动的一腔情怀
把乌蒙山无人问津的风情
传唱得神奇旷远,像一道道骄傲的妊娠纹
多少次的面对,我都含着泪喊出母亲

简析:情动于衷、有感而发,与许多不免功利的乡土诗无关,既专注又艺术,不可多得。

杨斌,笔名滇东羊,
上世纪70年代生,云南宣威人。

给牲畜饮水的时刻

江 城


在乡村,给牲畜饮水的时刻,就是与它们
悉心交流的时刻,面对这些不会说话的牲畜
面对它们低下去的头,你总会有一些感动
总会有一些温暖在心间流过
如是羊儿们回来,总似乎快快乐乐
有时喝着喝着,会突然抬起头,看你一眼
似乎在等待一个许诺,似乎发出了感恩之声
接着就又低下头去,羊的眼睛像水
如是马或者是牛,往往带着疲惫的神色
它们需要把绳索打开,需要把犁铧卸下
之后再慢慢来到水边,水像一面镜子
记下了它们此刻的表情。一次,有匹枣红马
在静静地喝水,你怀疑自己看到了它的泪水
但也许是汗水,而今却只有它的蹄声常常
在院子里响起,并被母亲一遍遍提及

简析:敬畏生命的文字,真切、尖细,读来让人醍醐灌顶,又不免隐隐作痛。

江城,本名张晓宇,家乡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现居天津。

低头插秧的人

西 域

在喜鹊和布谷的加油声中
他们排成大雁样的一行
俯身、弯腰……在水田的天空上
缓慢飞翔。稚嫩的禾苗就是梦想的胚胎
携带发芽的身体拱入泥土的子宫
开始美丽的孕育之旅。风拂过田野吹动衣襟
代表溪水、树林、野花、山岩……
送来轻柔的抚慰。阳光也融入汗水,为泥土
献上温暖的接力。这一行低头劳动的人
也不仅是劳动。他们低头的谦卑
是在向阳光和土地鞠躬、感谢。
——这美丽的田园协奏曲,将长久的
固定在镜头里。每打开一次
就再一次向着农田里的守望者行注目礼。

推荐语:讴歌普通劳动者,真挚、新颖、美丽,久违的画面,让我们重回亲切。

西域,上世纪70年代生,湖北十堰市房县人。

剥莲籽的女人

唐朝白云


剥莲籽的女人,面对一大片碧波荡漾的荷田
先是坐在一把小竹椅上,初升的太阳
比她矮了半截,接着坐到了地上
正午的日头照亮了她的白发
后来,被埋进一大堆空空的莲蓬
落日憋红了老脸,也没找到她的身影

剥莲籽的女人,面对一大片碧波荡漾的荷田
把一粒粒青青的莲籽,从莲蓬里救出来
把青青的莲壳剥去,最后把一枚枚苦涩的莲芯顶出去
剥着剥着,仿佛握住了外出打工的男人的手
剥着剥着,仿佛摸到了在县城读书的儿子的小脸蛋
剥着剥着,仿佛抠去了生活的苦与痛

剥莲籽的女人,面对一大片碧浪荡漾的荷田
风来了,她笑眯眯的
雨来了,她不吱声不抬头
她剥嫩绿的爱情,剥青翠的梦想,剥苦涩的生活
最后,从岁月深处剥出一个像铁莲子一样
砸不烂、锤不扁、烤不化的老母亲

简析:剥莲籽剥得有层次,细腻、动情,女主人是许多劳动者的缩影,形象鲜明。

唐朝白云,本名白云,1964年10月生,福建三明人。

光芒
 

一位母亲从乡下
给她的儿子扛来一袋金黄的玉米
一只燕子从远方
给它的孩子衔来新鲜的虫子
满脸疲惫的母亲站在小区的草坪上
大声呼唤儿子的名字
叽叽喳喳的燕子盘旋在屋檐下
喂养它饥肠辘辘的孩子

简析:不同的爱都是爱,碰撞、交流产生诗之磁场,物虽胡越,合则肝胆。

珊,女,上世纪80年代生,江西人。
有一种艺术

草馨儿

它是诗歌,介于格律与现代之间
有板有眼又不戴镣铐
它是绘画,泼墨,工笔
挥洒豪放又无微不至
它是舞蹈,最古老的语言
从伏羲女娲那会儿开始
它是交响,快板,慢板,中板
雄浑荡气又心花怒放
它更像一把弓,走过的地方
急缓之间
有共鸣,也有颤抖

简析:好艺术各具千秋,而存共鸣、感人处,解说要言不烦,弓之喻精妙。

草馨儿,女,本名王馥君,1971年生于湖北。

诞生

林婉瑜

谁决定给你毛发,黑色,不是其它颜色
谁决定给你,这样的肤色
谁决定声音,深夜,将我从睡眠中唤醒的声音
谁给你力量,可以紧握拳头的力气

谁是你?独特,唯一的你
当生命决定对我有所馈赠,它并不悭吝
我伸手接下,因过分奢侈 
微微紧张着

你睁眼张望世界,若有所思
第一句哭声,穿透凌晨时分
这个房间、这个早晨,彷佛有所领悟

这些围绕你的人
你的注视,使他们重新诞生一次

简析:生命是独特的、唯一的,生命是礼物,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平凡、神奇如诗。

林婉瑜,女,本名林佳谕,1977年生,台中市人。

我更适合爱一棵麦子

 

作为儿童,我在新疆的麦芒上

跳过双眼皮的舞蹈
麦芒是个好人,他绯红色的唇印
印在我的眉心和脸蛋上,我在这找过妈妈

穿花背心的阿姨,把乌黑的长发
垂在麦子上,那时候我的眼睫毛很有名
我迷路,一下,两下的眨动着快哭的眼睛
仙女汗水蒸腾的牵着我

田埂上还有青草和向日葵
还有粘稠的汁液
蚂蚁们穿过蜻蜓的腹,来到瓜子上
我没有麦子高,我只能看到低于麦子的事

简析:说事善于剪辑,收尾之释亦妙,童心可掬,天趣自成。

湄,女,家乡山东潍坊,现居西藏阿里。

十指连心

 

手指的亲人就在身边,连筋连皮 
手指这十个奇妙的音符一生一世不分离 
十个手指因并排又分离而难以忘怀 
十个手指各行其是不会彼此误会 
十个手指变着法子让主人高高兴兴 
十个手指绣花翻书驾车打字烹饪 
十个手指没有谁是领袖没有谁是仆人 
十个手指间小小别扭都会疼痛得刻骨钻心 

十个手指相互守卫相互提醒 
十个手指完成设计完成哺乳完成抚慰 
十个手指已分不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十个手指相互配合增长着生命勇气 
十个手指完美配合建造人间奇迹 
十个手指交缠在一起共连着心脏 
连心十指中每一个手指都是自己又是对方 
手指和手指的战争对每一个手指都是荒唐事 
连心十指骨肉协作弹奏起生命之歌 

简析:礼赞生命之歌,一唱三叹、抑扬顿挫,清雅又深沉,令人陶醉。

夏吟,女,1968年生,云南人。

一首诗与土豆的关系

刘棉朵

我刚用剥土豆皮的手
写了一首诗
在这首诗的第二小节里
还沾有土豆田里的泥土
泥土里蚯蚓的唾液
和一只甲虫的理想

我刚用写完一首诗的手
切开一个土豆
这个土豆里有一个虫眼
就像一首诗要向我吐露的秘密
我切土豆的节奏
像切开一些紧密的词语
和被泥土覆盖的预言

我把土豆丝放到锅里翻炒
就如翻炒一首诗
在一首诗诞生以前
要有7克思想,5粒花椒
3克来自盐的大海,还有半两烟火气
和一个即将读到这首诗的人
才能让它发亮,吃起来味道不错

简析:
一首诗与土豆的关系毫不相干,作者却写得有趣,有神奇性的美,味道不错

刘棉朵,女,1971年生于山东。

补充点击阅读当代新诗人20家佳作荐读

当代新诗人12家佳作荐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