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寺
标签:
旅游 |
分类: 佛教旅游 |
http://s15/bmiddle/61d580f5hccb59e9b4f0e&690
远远的我看到一片金色瓦顶的建筑依山势而上占满半个山谷,古朴、辉煌的建筑与葱郁的山色融为一体。南方的山林木繁茂,整个寺庙建筑群仿佛被浓郁的绿意浸染透了,映着浓浓的绿意,宛如浪波涌向山顶,缭绕于寺庙与山谷间的烟雾也似乎染着了绿色,这里的空气清新异常。
过山门牌坊,从一座汉白玉拱形桥上通过,迎面便是六祖寺山门,屋顶及门外喷泉假山上栖息着一只只的鸽子,时而,会有一只、二只、三只……鸽子忽然飞起,无缘无故,悄无声息在空中飞来飞去,翅膀上闪着太阳的光亮,它们悠然自在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史铁生笔下的<</SPAN>那群鸽子>:你会觉得从来就是一群在那飞着,细一想,噢,它们生生相继已不知转换了多少回肉身!一群和一群,传达的仍然是同样的消息,走过的仍然是同样的坎坷,期盼的仍然是同样的团聚……凭什么说那不是一群鸽魂的一次次转世呢。
是的,这是一群极具灵性的鸽子,只是它们与佛有缘,幸运地栖息于佛界净土,少了许多肉身之间的争斗,自在、洒脱的多。
天王殿后面是飞檐翘角的大雄宝殿,两侧是僧尼生活区,大雄宝殿之后,登上高高的台阶,是一个大平台院落,正中是六祖殿,两侧是观音殿和地藏王殿。
从大雄宝殿右侧,过了僧房,登上数十级台阶,是一栋接待外来僧客的楼房,转过这栋是一座文殊菩萨殿,殿内的五尊文殊菩萨金身品相满好,造型、雕塑极精美。
从文殊大殿右侧的山路往山上直行约百米是一片禅房,可同时容纳三百多人修禅诵经,禅房隐在浓郁的山林之中,空寂而清静。
参观了寺庙,我们来到了六祖寺的方丈院。方丈接待室在二楼,看上去像个会议室,最里面的墙上正中挂着一幅释迦牟尼佛讲法图,画下是一个宽大的榻式沙发,向前,两排木雕椅子相对而坐。
我们在木雕椅子里坐了一会,方丈从侧门走了出来,大愿方丈年纪看上去三十多岁,面色红润皮肤细腻,戴着副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目光沉静,声音柔和,一见便令我们想起经书上说的那种温润如玉的高僧。
之前,听接待我们的陈总介绍过,大愿法师生于1971年,在年轻僧人中是难得的高僧大德,常年潜心修禅,研佛弘法。每个月至少闭关十多天,在东南亚、韩国、香港佛教界很有影响。一见大愿法师果然名不虚传,他给人一种亲切、自然、和美的舒服感。
六祖惠能,俗姓卢,祖籍河北港阳(今北京大兴)。父亲早年曾在京师任小官吏,因故被贬,居岭南新川,唐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惠能出生。惠能三岁时,父亲去世,母子相依为命。
惠能24岁时,因听《金刚经》有所领悟,萌生求佛之念,辞别老母,云游到了湖北黄梅县东山寺,谒见禅宗五祖宏忍。宏忍观其音察其色,故意问他,“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不卑不亢道:“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又说“上上人有下下智,下下人有上上智。”五祖弘忍见慧能很有慧根,便收下他,做了一名在厨房舂米的杂役。
八个月过去了,年时已高的五祖弘忍欲传禅宗衣钵,便命弟子们作偈(佛诗),考量弟子的佛性,大弟子神秀做了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也做一偈,题在神秀所作偈的旁边,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看了,知道惠能有与生俱来的悟性,悟得了佛法的真谛。于是,当晚便将禅法与衣钵传于惠能,让他连夜离开黄梅,并叮嘱他“遇会则藏,逢怀则止。”惠能匆匆南遁,来到四会,怀集一带,在这里隐姓埋名,沉寂猎户之中,隐居十六年,将禅宗佛法修炼到了高峰,大彻大悟,为他日后出山,弘扬禅宗佛法,积累了深厚的法力……唐凤仪元年,六祖在广州光孝寺受戒,公开了身份,开始了弘扬禅宗。
六祖寺1978年才开始重建,目前占地380亩,又有200亩地准备修建六祖禅寺佛学院。
六祖寺相对于其他六祖禅寺的寺庙历史最短,但是弘法在人。因为大愿法师的努力,六祖寺声名远播,目前已派法师在韩国、越南、泰国等地帮助当地佛教协会成立六祖寺禅宗佛学中心,传播弘扬六祖禅宗。
大愿法师也将到这些国家讲学弘法。大愿法师自2007年开始,讲演了禅宗与企业管理、禅与生活、禅与孝道、禅与心灵环保、禅与中国文化等禅宗智慧,大愿法师的讲演深入浅出,善于用典,风趣幽默,深得大众欢迎,他的演讲印成了二十多本书,广泛流传。
我在网上看到了六祖寺举办了“内观禅修”“六祖坛经学修营”等培训。便向大愿法师求教学佛与修禅之事,我问“修禅必修打坐吗?”大愿法师笑而不语,见我认真,他便笑道:“六祖有句名言: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他的话匣子一旦打开,便如开闸之水,滔滔不绝,妙语连珠。
他说:“其实佛与众生之间只有一个执著的距离,我们不执著就是佛,就是觉悟。”
“布施并不是让你拿出很多东西来,而是放下。”
“人类与其说是意识不到危险,不如说是控制不了强大的欲望。”
“真正能够进入别人的心,是少有成见,不用过去的成见,而用当下的心去感知对方的心。”
“这个世间没有所谓的飞来横祸,所谓的飞来横祸,只是因为我们不明白因果,看不透因果而已。”
“佛法是一种智慧的信仰,绝对不是一种知识层面上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智慧,我们能够开启这种智慧,就能明心见性,就能够超出轮回。”
“世间的凡人以名利为动力,修行人以愿力为动力。”
“我们不一定生的漂亮,但我们一定要活得漂亮,活得漂亮,就是不要被欲望所蒙蔽,不要被物质所诱惑,能够顺应天性来生活。”
“一个人内在真正开悟的活,他一定不是狂妄、傲慢的人,一定是谦虚的人,是一个心存敬意的人。”
……
我听着他妙语连珠,每一句都像敲打着我心鼓上的锤子,深有感触,他温润如玉的面容,他比40岁的实际年龄年轻很多,他的智慧似乎又远远超出实际年龄,他就是个真正开悟的人。
告别了大愿方丈。
我们随陈总来到了六祖八塔,一个山丘,宽阔平坦的顶部平台上八座高大的佛塔立在平台中南部,雄伟、庄严。
一群佛友,在八塔前的广场上,由三个尼姑引领者礼拜颂经。
我们来了,他们散了。
我们立在中间那座最高大的石塔前,瞻仰佛塔上六祖得法传法的群雕,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兀然,一阵风吹过,八塔上的风铃,叮叮铛铛地响成一片,那声音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清有脆,形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那微风,也是那么清凉,伴随着声声铃声,沁人心田,像清凉的甘露,令人心生怡然。
那些正在散场的信徒,重又聚拢回来,虔诚地坐定了,齐声诵着佛经。
经声、铃声、融成一片,随着风,萦荡在八塔之间,那种美妙无法言喻,彷佛天籁之音。
http://s2/mw690/61d580f5hccb5a30f7fb1&690
http://s12/mw690/61d580f5hccb5aad7d99b&690
http://s13/mw690/61d580f5hccb5b01b41ec&690
http://s13/mw690/61d580f5hccb5acc0350c&690
摄影余法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