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期仍是震荡格局 重仓持有为主!

(2015-12-02 08:18:03)
分类: 早评

【博主介绍】证券投资顾问,就职于一证券机构,上交所ETF理财规划师;证星十大名博,多家知名网站名博,视频讲师;十年证券投资经历,多年从事投资咨询工作,对主力短线操作手法有所研究。 

【直播特色】利用四大指标:MACD,SKDJ,EXPMA,TOW,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操作体系,利用四大指标分析大盘准确率在70%以上。

【投资理念】中线操作原则:一,中线操作,高抛低吸;二,不惧调整,坚定持有;三,切勿频繁换股操作!短线操作原则:一,个股分时图 逐步盘升是吸货;二,吸货当日是否逆市,如是为佳;三,大盘背离是买点;个股加速诱空是买点.四,盘中可全仓,收盘八成以下.个人总结,供参考!

【股市座右铭】追跌杀涨!! 
--------------------------------------------------------------------------------
热点解读】
传房贷利息抵税 房地产股集体异动
意见特别提到“完善税前扣除”改革,其中重要内容是增加住房按揭贷款利息支出等专项扣除项目。这也就是说,房贷利息可以在纳税前抵扣纳税所得额,对大部分来说,这可以为个人节省房贷利息15%到45%的钱。但因为涉及复杂的算法,具体方案在年内能否出台,并未可知。
点评:房产刺激不遗余力,贷息抵税有利高收入阶层获得更多优惠,一方面促进地产业发展;二是规避无良好经济能力人群购房,造成不良贷款风险。一举两得的好事,总体利好地产,利好市场。早上仍没看到澄清新闻。
  大盘调整外资捡漏 沪股通连续8天净流入    
10月16日起,沪股通连续1个月净流出,累计流出金额249亿元,创出沪股通启动以来最长净流出纪录。11月18日开始,沪股通人气开始恢复,净买入力度逐渐加大,11月30日,净买入34.67亿元,额度使用率达17%,也是近两个月中净流入资金最大的交易日。从外资投资路线不难发现,在A股拉升时,正是外资撤离时,而当股市陷入震荡调整阶段后,外资开始涌入。
点评:港资认可当前指数,下行空间较有限。

--------------------------------------------------------------------------
大盘分析】
消息面仍是稳定偏暖为主,对于3400点以上行情,仍能稳定。昨日地产股集体大涨,相关部门并未有说明,可见真有其事,地产板块今日望继续活跃。地产板块处于周期成熟阶段,稳定为主,大幅涨价及销量增长都不太可能,以稳健增长型个股对待为主,合理估值在12到15倍PE间,太于高于则有回调的压力。以此可以作为投资判断的依据!
    从长远角度来讲,仍是重业绩为主,只是业绩票大多是权重盘大,涨幅较慢,一般投资者没有此番耐心,短时间不赚钱就会抛售,从而择取短线投机,在经历反复亏损后,会终究明白业绩才是在市场生存的王道,路是自己实战出来的,经验是宝贵的,多总结为主,从每次失败中汲取教训,才能进步。
技术上看,大盘处于弱趋势格局之下,不站上EXP17 3530点一线不言强,此时大反弹有好的差价不妨可以T出观察,等待趋势转好再决定下一步操作。昨日诸多高价小盘跌停增加,可见有资金在撤离高价票,不宜去参与其中炒作,特别是已经炒高数倍的次新股,风险极大,看不懂尽量不去碰为好。小盘人气的丢失,只有依靠权重来判断行情走向,目前只能维稳来看待,小涨小跌意义不会太大,就持有应对就好。
今日操作建议:短期观点没什么变化,大区间是在3350到3530点间震荡,而要展开操作,可在3400点处进行,高抛3500点处。仓位保持九成高水平!
后期策略:
笔者价值为主,因此建议仓位较为激进,小盘投资者可适当降低仓位比例。个人认为:1.3500点九成仓;2.四千点以下八成仓;3.4500点五成仓。如此配置,四千点下仍保持较重仓位比例,腾出少量资金防守及波段。如有继续恐慌下杀,可以在3300点处进行全仓把握,风险系数偏低。个人认为未来一两年内,上冲四千点的可能性仍较大,个人投资建议,供参考!笔者较为看好银行保险券商的长期投资机会,看好平安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等;价值精选个股留意快速消费类企业,困境反转,重组成功后公司的机会。
---------------------------------------------------
如果您觉得文章还行,不妨多多收藏,感谢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