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2021-04-05 17:08:33)
标签:

柳湾彩陶博物馆

青海西宁

马家窑

半山型

历史

分类: 博物馆篇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01

柳湾彩陶博物馆参观中可知,在遗址区内发掘1730座墓葬,墓群属于马家窑文化晚期墓葬。其中半山型墓葬265座,半山型彩陶1924年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和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半山期彩陶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前2200年。半山类型主要分布在陇山以西的渭水上游、兰州附近的黄河沿岸到青海贵德盆地,及黄河支流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河西走廊的永昌、武威、古浪、景泰等地区.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半山期彩陶器类有小口高领壶(罐)、单耳或双耳长颈瓶、侈口鼓腹瓮、小口高领瓮、弧腹或鼓腹盆、单耳罐、双耳罐,以及敛口钵、带管状流或不封闭流的钵或盆、鸮形壶、双口壶、单把杯、鼓等,基本均为平底器,个别为圈足器。

博物馆中半山型彩陶展示中,可以观赏到这个类型彩陶的一些特点:一是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夹砂红陶。半山时期的经济生活与马家窑时期基本相同,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这也反映了农业定居生活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在红陶器皿上用黑和紫双色绘成,也有单黑色绘法,图案更为繁缛多变。与马家窑型那种强烈螺旋型的图案,那种具有动感的韵律有所变化;三是纹饰多用一种呈锯齿形的花纹。这种花纹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螺旋型的、折角型的、波浪型的还是平列型的图案,大都在其边缘上装饰有锯齿形的花边,有的为三角形,有的为排梳形,有的为流苏形,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得原本是具有流畅动感的纹饰发生了阻滞,给人以一种神秘莫测感觉,是半山类型彩陶标志性特征;四是彩陶上的编织纹很多。它们填充在各种图案里,丰富了层次,增加了画面的疏密感,起着一种骨与肉作用。这种编织纹应是生活中捕鱼用具的描绘,网纹越多象征捕获的成就越大,一种展示和炫耀,也是一种特殊的图腾;四是半山彩陶上图案的结构中有一种特殊的型式,那就是各种涡漩,它形成了一个个圆圈,这些圆圈有的很巨大,如同窗户一般满布在器物最膨大最突出的部位,半山人在里面填画上网纹或席纹。这种方式也影响到后世,这是最早的“开光”画法。

半山彩陶的彩绘,精细娴熟,图案绘制随意而又严整。可以说,这些图案就是当时的流行风尚。半山彩陶各种纹饰演变过程,是史前先民思维与认知在生活实践中的反映。看到这些精美的彩陶纹饰,让我感到史前艺术的魅力,令人遐想联翩,叹为观止。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02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03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04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05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06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07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08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09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10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11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12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13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14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15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16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17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18

柳湾彩陶博物馆(二)
0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