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定砂器博物馆部分藏品

标签:
山西省平定砂器出土砂器张宏亮收藏 |
001
平定砂器的产生与平定县城相生相伴。博物馆透过玻璃展柜,可以看到当地出土的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其中就有夹砂的陶器,“民以食为天”平定砂器慢慢从夹砂陶中分出来。古城伊始,先民必需的生活器皿,自是不可缺失。平定有丰富的铝矾土、白土资源和无烟煤,是烧制砂器的上好材料,这是平定砂器产生的必要条件。
博物馆中砂器展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上釉砂器,二是无釉砂器。主要藏品以清代,民国和建国初期为主,明以前的砂器,因参考资料少,断代还需进一步考证。展品类型丰富,有锅、碗、瓢、盆、坛、罐、蒸笼、茶壶、香炉、油灯、花盆、砚台等,形态多样,实用性强,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件。
出生于1970年的张宏亮长在一个陶艺世家,父亲张聪是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的刻画瓷传承人。耳濡目染,张宏亮从懂事起,就十分了解平定砂器的历史,并与砂器结下不解之缘。20世纪90年代,张宏亮在其父影响下,开始介入砂器制作。1996年,张氏砂器陶艺坊创立,张宏亮与父兄共同从事刻画瓷制作,并走上了专门研究砂器的道路。 2009年,“平定砂货烧制工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平定县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2014年,平定砂器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成立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砂器研究所,填补了国家空白;创建了市砂器行业协会和平定县砂货协会。在人才和科技的支撑下,传承与创新比翼齐飞。到2016年,平定冠窑砂器陶艺公司共获得36项国家专利,并全部转化为产品。
平定素有“砂器之乡”的美誉,平定砂器与江苏宜兴紫砂、广东砂煲齐名,史称“三鼎甲”。平定砂锅,“煮饭不变色、炖肉不变味、煎药不变性、烹茶不变香、栽花不烂根”。砂器全部采用纯天然原料,质地古朴,经过1000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抗腐蚀、耐酸碱,不起化学反应,储存食物不易变质,能保持食物营养成份和食鲜味美,因此广受赞誉。平定砂器无污染,无有毒有害元素,具有原生态性。由于不含重金属,分子结构稳定,故历代中医熬制中药都要求使用平定砂器。据传,清康熙帝患病时,曾派人来到平定选购煎药砂壶。因身体很快康复,龙颜大悦的康熙帝便在砂壶上题了一个“龙”字,一时间造就了煎药神器“龙字壶”的盛名。
近几年,平定砂器将美食与养生保健、文化休闲融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经营特色和地域浓厚的砂器文化、美食文化。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逐渐重视起来。现代砂器生产要求极高,集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收藏价值不断提高。因此,博物馆除设置有历史专区,还有艺术专区、科学技术专区以及综合类专区,这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
平定砂器博物馆的建设,旨在共同挖掘平定砂器历史,弘扬古州砂器文化,助力砂器制作技艺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博物馆的开放、推广和宣传,吸引更多的人了解砂器的历史文化、砂器的制作文化、砂器的养生文化和前代匠人的创作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砂器的传承中,提高平定砂器、阳泉文化的知名度。平定砂器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以砂器为主题的博物馆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29
030
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