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米兰大教堂考古展出的部分陶器和琉璃

标签: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釉陶历史旅游 |
分类: 博物馆篇 |
米兰城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公元395年,成为西罗马帝国的教城。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被誉为世界第二大教堂。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有“米兰的象征”之美称。
教堂的地下有砖砌的深度为4-8米的空间。这儿能看见是大教堂基础的圣特库拉教堂的遗址。这些文物正是在这个地下遗址博物馆中展出。展出的残釉陶非常漂亮,黄釉上刻划图案或模印图案,局部施绿彩。意大利锡釉陶统称马约里卡,这种锡釉陶器色彩斑斓,描绘的图案花样包括故事、植物、动物或风格奇异的阿拉伯图案及纹章图案等。目前发现最早的锡釉陶器创烧于9世纪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巴斯王朝。10世纪,锡釉技术由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传至西北非的马格里布,之后传入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南部地区,引发了伊斯兰锡釉陶的极大繁荣。13世纪,锡釉技术经西班牙马略卡岛传入意大利,15至16世纪达到鼎盛,其中以16世纪初的制品最为珍罕。意大利锡釉陶是以锡为助熔剂,而中国的釉陶大多属于铅釉系统,明清法花以牙硝(硝酸钾)为助熔剂。
对展出的釉陶和陶器,由于看不懂外文说明,不能确定准确年代。根据大教堂始建年代只能初略判断,米兰大教堂建于1368年,正是我国明代洪武十九年,完工于1897年。这些残器比意大利发现10世纪的早期单色釉陶工艺上明显不一样,也有别于意大利14世纪以挂蓝彩为主的釉陶,应该是大教堂初建时期的实用器,制作年代要早于明代。其中有几片蓝彩残片,年代要晚一些已具备14到15世纪的产品特征。
以上论述仅供参考。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