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邢舒良
邢舒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404
  • 关注人气:9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汉青瓷罐

(2018-11-05 08:22:12)
标签:

青瓷

墓葬出土

博物馆

历史

收藏

分类: 鉴赏篇


东汉青瓷罐
001浙江上虞百官镇出土   上虞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2017年“青色流年”展出中,最早的瓷器是东吴青瓷。但从出土资料看东汉晚期以浙江省曹娥江中游地区为主体的窑厂已成功烧制了青瓷。汉代疆域的统一,为地区间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条件,新产生的越窑青瓷技术得到传播。东汉晚期欧窑青瓷有了小规模的生产,青瓷釉色以青绿,青黄为主。胎质灰中泛白,与越窑香灰胎有区别;金华地区的婺州窑在东汉晚期也生产少量青瓷,瓷器釉色青灰,施釉不匀,胎质含铁量高灰中泛紫;湖南的岳州窑也发现了东汉时期生产的青瓷;浙江省湖州也发现了东汉窑址。

浙江考古研究所近年对浙江范围内汉代青瓷窑址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浙江上虞小仙坛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标本进行了测试,其烧成温度、显气孔率、吸水率和抗弯强度等指标已达到成熟青瓷器标准。东汉晚期青瓷烧造非常成熟。20世纪70年代后期,东汉晚期宁绍地区共发现70余处窑址,曹娥江中游地区占了50余处,说明青瓷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并影响到周边地区。这期主要器型有罐、壶、罍、瓿、洗、双唇罐、五管瓶、灶、碗等。胎灰白,较细,含砂粒,坚硬,气孔少。釉色以青釉、酱褐釉为主,釉层较均匀;器表装饰有以划、拍为主,有炫纹、水波纹、方格纹、网纹等,器耳均模印,盛行叶脉纹。制作方法,大多数器物轮制。

东汉青瓷罐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现,纪年墓出土资料可以证明,东汉青瓷罐已是成熟的青瓷。浙江上虞、湖北当阳、江苏扬州、江西南昌、安徽寿县和重庆市出土的几个东汉青瓷罐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当时烧制工艺不是很稳定,釉色变化较大,有翠青色的,也有釉色偏黄。以四系为主,也有六系的,最近发现还有两系的。部分罐体有模印网格纹,也有素面的。共同的特点是是直口、釉不到底、平底。这些东汉青瓷罐的产地,未见详细资料,有东汉窑址的地方都可能生产。以上所述可作为收藏、鉴赏的参考。

东汉青瓷罐
002 、湖北当阳市东汉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
东汉青瓷罐
003、重庆市东汉墓出土、三峡博物馆
东汉青瓷罐
004、重庆市东汉墓出土 、三峡博物馆
东汉青瓷罐
005、江苏扬州市邗江东汉墓出土、扬州市博物馆 
东汉青瓷罐
006、江西南昌郊区东汉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
东汉青瓷罐
007、江西南昌县汉墓出土
东汉青瓷罐
008、安徽寿县汉墓出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