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岳明:哥窑新发现—千古之谜乃千古奇冤
2015-07-29 09:05:11 作者: 牛立亭 来源:
中国文物网 已阅读44994次
[摘要]:7月22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比德尚玉”龙泉窑瓷器学术报告会在京开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沈岳明在现场做了“十二世纪的龙泉窑”的学术报告,其中分析和界定了龙泉デ啻沙鱿值睦泛屠啾稹K婧蠼邮芰酥泄奈锿淖ǚ茫⒄攵阅壳案缫ぱ芯康南肿矗岢隽擞辛Φ穆壑ぃ卑妆硎觯骸案缫こ晌沾墒飞系那Ч胖眨蛑笔乔Ч牌嬖
7月22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比德尚玉”龙泉窑瓷器学术报告会在京开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沈岳明在现场做了“十二世纪的龙泉窑”的学术报告,其中分析和界定了龙泉デ啻沙鱿值睦泛屠啾稹K婧蠼邮芰酥泄奈锿淖ǚ茫⒄攵阅壳案缫ぱ芯康南肿矗岢隽擞辛Φ穆壑ぃ卑妆硎觯骸案缫こ晌沾墒飞系那Ч胖眨蛑笔乔Ч牌嬖
一个碎片引发的迷案——哥窑与传世哥窑之分
其实,起初并没有哥窑和传世哥窑之分。1932年,故宫博物院接收清宫遗存的文物清点造册时,发现了一批造型十分规整,工艺非常精致,胎色有深褐、深灰、浅灰、土黄多种,胎体相对致密。釉色以炒米黄、灰青、青黄为主,浓淡不一,釉面上有大小不等的开片花纹的青瓷,这批青瓷在清宫记载上既没有产地又没有烧造时间记录。所以,根据当时的认识,分别被标上了“哥窑盘”、“仿哥窑盘”或题“宋哥窑粉青葵瓣口盘”、“宋哥窑粉青贯耳穿带杏叶壶”等。1936年,时任该院瓷器专门委员的郭葆昌对宫中瓷器进行了再鉴定,结果公布于《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图说》中。现在我们看到的定名基本上是依据郭氏所定的名称,年代基本都是宋代笼统言之。后来,在其他一些博物馆也有收藏的,并且把出土的、与故宫博物院之哥窑特征相似的一类器物,均称为传世哥窑。
而各大博物馆所藏之传世哥窑本就不是一个东西,他们的情况非常复杂。冯先铭先生认为:“在传世的不少‘哥窑’瓷器中有南宋时期作品,其中有些是属于元代的作品。从产地说,也恐非一个瓷窑的出品。”汪庆正先生则更直接地指出:“宋哥窑是否存在,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然而,我们过去把传世哥窑都定在宋代,是肯定有问题的。”把表面特征看似相类实内涵各异的器物,硬凑在一起,作为一个标准来对待,本就缺乏科学的态度。其实古人是分的很清楚的,清宫档案中,把真正的宋哥窑叫哥窑,把元代仿的叫哥窑型,把明清仿的叫仿哥釉或哥釉、仿哥窑等。
1956年,周恩来总理说要恢复古代的名窑,第一个就是恢复龙泉窑。在此之前,学界一直把龙泉出土的黑胎青瓷归属于哥窑。在后来的挖掘取样中,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所谓的“哥窑”瓷片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与龙泉出土的黑胎青瓷的成分并不一致,所以也就有了“哥窑”与“传世哥窑”之分。
然而沈岳明认为,故宫传世哥窑的分类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且仅凭一片碎片进而否定了龙泉サ母缫ば灾使诓萋省R环矫妫使拇栏缫な粲诓煌哪甏醪脚卸嫌兴未⒃踔粮淼模忻谆频摹⒎矍嗟摹⒂突业摹⑶嗷粕龋绻莶煌甏拇善魅パ罢乙桓鲆た冢⒉幌质怠F浯危渑卸ǚ掷喑晌缫さ奶卣鳌敖鹚刻摺币膊⒉痪】蒲Ш侠恚蛭敖鹚刻摺闭飧鎏卣髑宕仓挥小赌弦け始恰吩婕肮嬲τ糜诟缫な墙夥藕螅鞔兔窆⒚挥形南准窃兀恢绷鞔吕吹母缫ぬ卣鳎Ω檬恰白峡谔恪薄A硪环矫妫使┪镌禾峁┑母缫に槠撬镥尴壬邮谐∩咸曰乩吹囊黄衔乃降摹案缫ぁ贝善魉槠U饩途哂辛撕艽蟮呐既恍浴T僭颍蛔槭荩煌淖乙不岵煌墓鄣悖槠煅楹螅陀幸恍┳胰衔墙鞯模灿幸恍┤衔呛幽系摹U庖换榻峁⒈砗螅诠谕馓沾山缫鸷艽笳鸲灾劣诟鞔蟛┪锕萁此刂缫し追赘拿按栏缫ぁ薄4撕笱芯空叨嘁源宋萋凼龈缫ぃ蚨鱿至艘恍┬碌奈侍猓钊绻サ摹霸怠薄ⅰ懊鞔怠痹倨穑率顾胃缫ご榔返睦芳壑岛途眉壑涤兴档停⒂纱硕贾滦碌娜鲜痘炻摇A硗猓莼榻峁福诮魇【暗抡蛞淮白倜偌#贾瘴醇嗨频乃巍⒃鳌6础陡窆乓邸匪崴槠饕ね诟缫さ目短账怠饭赜诮魇〖菀ど账槠髦担程偃ッ瓜亦无所获,从此哥窑就成了一桩悬案。
沈岳明说,传世哥窑就像一个大杂烩,只是当时给某些瓷器的一个定义、分类。所以,以传世哥窑来研究哥窑,肯定有问题。传世哥窑并不能代表哥窑,最多算是哥窑的一部分。所以研究哥窑,一定要把两者概念分开。
哥窑的遗址产地之争
因为当时碎片的数据显示与龙泉ゲ环识恢币岳慈范ǖ母缫ぴ诹穆鄱喜乓鹆舜蠹业囊梢濉8缫ひぶ芬簿捅涑闪瞬唤庵铡M保萦晒使┪镌禾峁┑拇善魉槠莘治觯液脱д咛岢隽瞬煌穆鄱稀D壳埃A粝吕吹母缫ひ胖匪诘氐闹髁鞴鄣悖褪橇缫ず秃贾莸睦匣⒍匆ぁ
现在有一种观点说元代老虎洞窑产品就是哥窑。而老虎洞窑确实有一类产品跟现在故宫传世哥窑产品的特征比较接近,然而也并不是完全一致。沈岳明认为,老虎洞窑应是文献中曾指出 “元末新烧”之哥窑,这就说明至少它不是宋代哥窑。所以如果说老虎洞窑址是哥窑产地的话,它最多是元代的仿哥,或者是元代哥窑,而文献中记载的宋代哥窑则是在龙泉。
其实撇开“传世哥窑”这个概念,我们说的宋哥窑产地,目前来看就只剩龙泉了。这个观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是没有争议的。因为所有的文献(除了个别文献外),只要是讲到哥窑的窑址,都指向龙泉。而且龙泉是唯一一个在地方志上被记载的哥窑产地,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地方志的记载,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其次,在龙泉,哥弟窑的传说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甚至现在的龙泉窑烧窑供奉的就是章氏兄弟,龙泉戏班子的传统剧目,也有章氏兄弟的传说。在龙泉古窑场挖掘出的デ啻珊退槠亲糁ち苏庖还鄣恪F涫担诠使贸霾馐缘乃槠埃缫さ牟鼐驮诹⑽拚椤K裕缫け纠词乔宄的,是人们把“传世哥窑”和“哥窑”的概念混淆了,才产生了所谓的“千古之谜”。
龙泉ナ抵ぷ约旱母缫ど矸
龙泉ゴ善鞯男灾剩腥龉鄣悖鹿佟⒏缫ぁ⒐僖ぁ7鹿僦迪衷诨臼强梢耘懦模菽壳岸韵谕咭數纫ぶ返暮谔デ啻傻耐诰蚝头⑾郑缘夭愕姆治龊途际跏侄闻卸ǎ胎青瓷出现的年代应在南宋早期,早于南宋官窑的“郊坛下官窑”,所以可以排除仿官的性质。根据对瓦窑垟瓷器胎釉的观察,龙泉黑胎青瓷就是文献中的哥窑。
然而,尽管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尚待需要解决。如传世哥窑的归属、龙泉类官窑瓷器标本尚待进一步测试分析等等。
但是,宋哥窑就在龙泉这一观点,沈岳明表示他坚信不疑。
http://www.wenwuchina.com/upload/2015/07/29/20150729090226563.jpg
人物介绍
沈岳明,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陶瓷窑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现任浙江省文物研究所书记、研究员。http://www.wenwuchina.com/upload/2015/05/15/20150515114242117.png
责任编辑:那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