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釉紫砂罐

标签:
釉陶宜兴紫砂带釉面日用陶 |
分类: 鉴赏篇 |
紫砂壶的起源一直有争议,但有一条大家公认的是紫砂壶起源于日用紫砂器。宜兴六朝时期就开始烧造青瓷,唐宋也有许多青瓷和酱釉产品。明清开始烧造大量的紫砂日用品,当初的紫砂器均是带釉的器物。紫砂壶正是在日用紫砂器中诞生的,因紫砂的透气性让它脱掉了釉衣。从宜兴紫砂窑址发掘情况看,明清烧造紫砂壶的窑中同时烧造日用紫砂釉陶。明代以酱釉为多,同时还出现窑变釉的“欧窑”、蓝色的“宜钧”。清代到民国多以月白釉和绿釉为主。由于烧造量大,市场上遗存较多,价格也很公道。如果以不同纹饰或不同器型收集成组,会成为有潜力的藏品。
明清、民国日用釉陶紫砂器的特点:一是器物使用紫砂料,有白泥、紫泥等;二是带釉面,以酱釉、月白釉、绿釉为主;三是制作工艺与紫砂壶相同,打身筒、接底、接口;四是有印花、有素面;五是器型多样,从小鸟食罐到大型花盆(花盆底洞越大时代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