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纹黑陶鬲

标签:
陕北石峁遗址黑陶鬲古代炊具鼎鬲文明 |
分类: 鉴赏篇 |
鬲,《辞海》首先解释为:古代炊器。陶制。圆口,三空心足。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商周时期除陶制外,兼用青铜制。中国考古出土的原始陶器里最早的炊煮器具是陶缶本和陶釜,是极为单调的器型,炊煮之时要用“三块石头支起锅”。后来出现了自身带腿的炊煮具,最先是鼎和鬲。鼎就是三足支锅的形式,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鬲是在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变鼎实心三足为空心三足,足底中空,在煮水和食物时扩大了与火的接触面积,缩短了炊煮时间,其造型也因三个丰满的袋足显得尤为稳定和匀称。以鼎鬲为代表的陶器是中国远古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史学界称中华古文化为“鼎鬲文明”。
在收藏黑陶鬲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一是除黑陶还有红陶和灰陶;二是大型为实用器,小型多为冥器;三是大多有修复,完整器少见;四是看起来重,真品上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