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东吴人面瓦当

南京史称六朝古都,六朝中的第一朝便是三国东吴,亦称孙吴。孙权建立政权,首都开始建于吴(今苏州),后来孙权筑石头城建业(今南京)。222年,孙权称吴王。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是为吴大帝。 280年,亡于西晋。东吴在南京立国时间并不长,在地下遗存却非常丰富。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六朝时期文物大量出土,其中出土的相当瓦当残件,引起收藏爱好者的关注。六朝瓦当中数量最多的是莲花纹瓦当,最少的是云纹瓦当,最引人瞩目的是人面瓦当。对人面瓦当我独有情种,笔者将收藏的人面瓦当介绍给瓦当爱好者。
图一 东吴人面瓦当,“老年人面”:直径14.5厘米,厚度2厘米。外廓宽度不匀,最宽1.2厘米、最窄0.7厘米,人面四周有放射状线条。人面呈圆形,五官和脸蛋凸出,带胡须呈老年人摸样,特点慈祥温和面善。
图二 东吴人面瓦当,“中年人面”:直径14厘米,厚度2厘米。外廓宽度不匀,最宽1.5厘米、最窄1厘米,人面四周有放射状线条。人面呈圆形,五官和脸蛋凸出,带胡须呈中年人摸样,特点圆眼吐舌面带微笑和蔼可亲。
图三 东吴人面瓦当,“青年人面”:直径14厘米,厚度2厘米。外廓宽度不匀,最宽1厘米、最窄0.5厘米,人面四周有放射状线条不明显。人面呈圆形,五官和脸蛋凸出,胡须不明显。鼻头大嘴唇厚呈青年人摸样,特点憨厚稳重。
图四 东吴人面瓦当,“诡异人面”:直径14.5厘米,厚度2.2厘米。外廓宽度不匀,最宽1.5厘米、最窄1厘米,人面四周有放射状线条。人面呈圆形,五官和脸蛋凸出,胡须呈扇状,额头上有毛,面带异样笑容。特点诡异莫测
图五 东吴人面瓦当,“微笑人面”:直径15厘米,厚度1.7厘米。外廓宽度不匀,最宽1.5厘米、最窄1厘米,人面四周放射状线条较宽。人面呈圆形,五官和脸蛋凸出,带胡须、眉毛月弯形、张开笑口。特点面目清秀像太阳神。
图六 东吴人面瓦当,“睡眠人面”:直径13.5厘米,厚度1.7厘米。外廓宽度不匀,最宽1厘米、最窄0.7厘米,人面四周放射状线条不明显。人面呈圆形,五官和脸蛋凸出,鼻头呈圆形,两眼紧闭一条线,吐舌甜睡,脸蛋和胡须特别。特点像酣睡的小丑。
图七 东吴人面瓦当,“张口人面”:直径14.5厘米,厚度1.5厘米。外廓宽度较匀,宽1.5厘米。人面四周有放射状线条。人面五官和脸蛋凸出,口呈方形,双眉倒立,胡须稀少。特点像剧中人物。
图八 东吴人面瓦当,“儿童人面”:直径13.5厘米,厚度2厘米。外廓宽度均匀,宽1.5厘米,人面四周无放射状线条。人面五官凸出,口型夸张,笑口大开,双眉弯曲脸盘清秀。特点瓦当尺寸小于一般瓦当,面部成儿童状,天真可爱。
东吴人面纹瓦当的特点:一是变化多端的表情,喜、怒、哀、乐、 悲伤、无奈、严肃、害羞、开心、尴尬、叹气……几乎我们能想到的各种表情,都能够在人面纹瓦当上找到。人面五官也有分别,有白面小生、络腮胡大汉、长须美髯公、还有高鼻梁浓眉大眼的“胡人”,六朝工匠真是多才多艺;二是出土数量少,范围固定。南京出土人面瓦当数量相当少,在古玩市场上常见到的只是一些残片碎段,有价无货。人面瓦当出土范围从目前出土情况看,只限于南京市区和周边地区,如江苏镇江、宜兴和浙江湖州。并不是东吴范围内都出,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三是制造工艺部分承接汉代瓦当工艺,并有所创新。呈汉代用线条表现图案,创新使用“人面”做主体图案。人面五官用块状表现,是瓦当中首先使用;四是具备六朝瓦当一些共同特点。在主体图案四周有放射状纹饰、瓦当面都低于瓦当外廓平面、制作大小不一规制性不强、模印采用陶模易损,同样的图案几乎见不到、当面和瓦面衔接处手压痕迹明显、瓦当背面圈痕显著(见图九)。
六朝瓦当目前还处于初始研究阶段,对人面瓦当中的人面图案内涵意义,各有不同看法。有认为驱鬼辟邪之物、有认为是制瓦工匠自我表现、有认为东吴战事频繁是已亡将士面容的纪念等等,确切的文化内涵还需专家进一步考证。
在中国瓦当历史中“六朝瓦当”时间比较短,出土数量少,研究欠缺。近几年在南京出土的六朝瓦当,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收集研究人员越来越多,探讨也在深入。“人面瓦当”是中国瓦当中的一支奇葩,将会受到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的喜欢。“六朝瓦当”将是中国瓦当史中的辉煌一页。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