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贺朋友徐文举    主讲浮山讲堂谈琉璃文化

(2012-08-04 19:53:52)
标签:

徐文举

琉璃

收藏

浮山讲堂

琉璃的加工工艺

文化

分类: 杂谈

      徐文举主讲浮山讲堂谈琉璃文化

2012-05-13 10:23:29    作者:王彩云   

祝贺朋友徐文举 <wbr> <wbr> <wbr> <wbr>主讲浮山讲堂谈琉璃文化


新闻网讯:511晚,古琉璃收藏家与鉴赏家徐文举先生做客浮山讲堂,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博学厅与听众一起探讨琉璃文化——不可忘却的记忆

我国的古代琉璃,与青铜器、陶瓷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琉璃的生产制造技术,也是人类早期的重要发明之一,尤其在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琉璃曾是非常贵重的物品。徐先生说,中国琉璃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对古代琉璃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文化意义。

先生从琉璃发展的“萌芽期”、初创期成型期转型期成熟期鼎盛期六个时期与大家进行了专业而深入的探讨。穿越3000多年的琉璃文化发展史,通过对琉璃文物实物图片的解读,一一为听众展现了不同时期琉璃的加工工艺,生产地区,时代风格和收藏与鉴定等一些问题。现场互动环节,徐先生简单为大家讲解了琉璃、玻璃和珐琅的区别,并与听众分享了自己与琉璃收藏的机缘,在琉璃收藏中收获的点滴感动并就当今社会收藏界的一些造假现象对大家提出衷告,不能浮躁,从最基本最真实的地方入手,不能随便选择收藏,” “收藏领域很深奥,充足的文化储备很重要。 先生最后补充道。

学者小传:徐文举,19596月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教师、书画之家。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青岛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文化部社科、哲学基金立项课题------《中国琉璃艺术史》担纲首席著作者,高级经济师。现居江苏南京,中国金陵觉悟斋主人。20世纪80年代进入收藏领域。目前专职研究古代琉璃与古陶瓷文化。现为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南京出版社《家庭收藏丛书》执行编委之一、财经类作家。

点评:文举先生的收藏是藏界中的冷门,我到他家参观过藏品,从战、汉到明清洋洋大观,品种多、器型多,对藏品有深入的理解。琉璃实际上就是玻璃发展历史中的早期玻璃,由于化学成分不稳定,含铅量比较高又叫铅玻璃,琉璃器的釉是以铅作为助熔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物质作为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的。一般都采用二次烧成,即先烧好素胎再施琉璃釉,然后再经低温釉烧 而成。明初宫廷建筑所用琉璃瓦,在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供器以及器具饰件中,很多都用到琉璃制品。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 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 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舞姿
后一篇:南京南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