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
2025-08-08 11:37:13
在塞尔维亚的土地上,有一座城市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那便是诺维萨德。而彼得罗瓦拉丁城堡,无疑是这座城市最耀眼的明珠。
它位于河面上方一块40米高的火山岩石上,处于多瑙河与巴奇卡运河交汇处,自然形成镇扼前南斯拉夫北大门的峡谷屏障天险,也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能获此“殊荣”,着实不易。这座要塞曾在无数次攻打和防守中损毁,之后重建,再损毁,再重建,这里不知埋葬过了少鲜活的生命。
南斯拉夫地处欧亚交界之地,自古就是战略要冲。而诺维萨德又是前南的北大门,理位置险要,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来回拉锯之地。南斯拉夫人民为了对抗奥斯曼和奥匈帝国的侵犯,从1692年起就开始在诺维萨德的多瑙河畔兴建城堡,此后,虽几经改朝换代,但工程从未停止过,历经94年的漫长岁月,于1786年全部完工,在当时,城堡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军事要塞。
顺着这个石阶,就可以走上要塞
然后经过两个隧道,要塞占地面积120多公顷,有一条5.2公里长的外防御线和一个复杂的,长达16公里的地下军事密道系统。
走进城堡,高大厚实的城墙由巨大石块砌成,触摸着这些历经风雨侵蚀的石头,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战争的硝烟。塔楼与堡垒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城墙周围,内部建筑布局合理,兵营、仓库、指挥中心等区域各司其职,似乎还能看到当年士兵们紧张忙碌的身影。道路蜿蜒曲折,这是为了防守与转移而精心设计,每一处转角都可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城堡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标志性钟塔。钟塔的设计别具一格,分针与时针的位置与常规时钟相反,据说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多瑙河上的船夫和渔民在远处就能清晰地看到时间,也因此常被戏称为“喝醉的大钟”。大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寒冷的日子里走得稍快,炎热的日子里走的稍慢,这样是为了让船家更好地掌握船速。
钟楼旁的一棵大树前建造了一个架设在鼻梁上的眼镜框,好有趣的创意,大树的枝叶就像人的头发,只是这头发的浓密要随季节而变化,夏天是一位年轻人浓密的头发,春秋变成了中老年人稀疏的头发,一到冬天,就变成了秃子.....
地上,有厚重的城墙,坚固的营寨,高耸的碉楼,密布的暗堡;地下,有纵横交错、盘曲迂回的廊道,通向五处道口;又暗藏众多陷阱、炮口、枪眼……
站在围栏边俯瞰多瑙河,眼前豁然开阔,红色的屋顶,泛着微波的多瑙河,白色的钢桥,宛若天空掠过的一抹白云......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塞尔维亚进行轰炸,多瑙河上的桥梁全都被炸毁,有的被炸桥梁的桥墩还在河中。我们眼前这座连接彼得罗瓦拉丁与诺维萨德的瓦拉丁大桥是在原桥墩上重建的。
站在这宁静而空旷的城堡上,看着对面的诺维萨德城,别有一番感觉。多瑙河上停泊着几艘大型游轮,这儿是一个重要的停靠点。美丽的多瑙河融入了欧洲多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自然风光......迤逦的风光和堡垒古老的气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站在城堡的观景台上,视野无比开阔,诺维萨德市区的繁华与多瑙河的壮丽尽收眼底。多瑙河在脚下缓缓流淌,河水波光粼粼,船只往来穿梭,为这座古老的要塞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丽,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河上的瓦拉丁桥连接着诺维萨德和彼得罗瓦拉丁,桥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要塞上除了观景台,还有餐厅和诺维萨德城市博物馆等建筑。
登上楼梯,穿过黄楼,又是一番天地,上面是要塞官邸花园
如今,彼得罗瓦拉丁城堡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要塞,它摇身一变,成为了塞尔维亚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热门旅游景点。每年夏季,这里还会举办盛大的EXIT音乐节,全球乐迷纷至沓来,古老的城墙与现代的音乐激情碰撞,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
在塞尔维亚的土地上,有一座城市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那便是诺维萨德。而彼得罗瓦拉丁城堡,无疑是这座城市最耀眼的明珠。
它位于河面上方一块40米高的火山岩石上,处于多瑙河与巴奇卡运河交汇处,自然形成镇扼前南斯拉夫北大门的峡谷屏障天险,也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能获此“殊荣”,着实不易。这座要塞曾在无数次攻打和防守中损毁,之后重建,再损毁,再重建,这里不知埋葬过了少鲜活的生命。
南斯拉夫地处欧亚交界之地,自古就是战略要冲。而诺维萨德又是前南的北大门,理位置险要,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来回拉锯之地。南斯拉夫人民为了对抗奥斯曼和奥匈帝国的侵犯,从1692年起就开始在诺维萨德的多瑙河畔兴建城堡,此后,虽几经改朝换代,但工程从未停止过,历经94年的漫长岁月,于1786年全部完工,在当时,城堡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军事要塞。
顺着这个石阶,就可以走上要塞
然后经过两个隧道,要塞占地面积120多公顷,有一条5.2公里长的外防御线和一个复杂的,长达16公里的地下军事密道系统。
走进城堡,高大厚实的城墙由巨大石块砌成,触摸着这些历经风雨侵蚀的石头,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战争的硝烟。塔楼与堡垒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城墙周围,内部建筑布局合理,兵营、仓库、指挥中心等区域各司其职,似乎还能看到当年士兵们紧张忙碌的身影。道路蜿蜒曲折,这是为了防守与转移而精心设计,每一处转角都可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城堡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标志性钟塔。钟塔的设计别具一格,分针与时针的位置与常规时钟相反,据说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多瑙河上的船夫和渔民在远处就能清晰地看到时间,也因此常被戏称为“喝醉的大钟”。大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寒冷的日子里走得稍快,炎热的日子里走的稍慢,这样是为了让船家更好地掌握船速。
钟楼旁的一棵大树前建造了一个架设在鼻梁上的眼镜框,好有趣的创意,大树的枝叶就像人的头发,只是这头发的浓密要随季节而变化,夏天是一位年轻人浓密的头发,春秋变成了中老年人稀疏的头发,一到冬天,就变成了秃子.....
地上,有厚重的城墙,坚固的营寨,高耸的碉楼,密布的暗堡;地下,有纵横交错、盘曲迂回的廊道,通向五处道口;又暗藏众多陷阱、炮口、枪眼……
站在围栏边俯瞰多瑙河,眼前豁然开阔,红色的屋顶,泛着微波的多瑙河,白色的钢桥,宛若天空掠过的一抹白云......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塞尔维亚进行轰炸,多瑙河上的桥梁全都被炸毁,有的被炸桥梁的桥墩还在河中。我们眼前这座连接彼得罗瓦拉丁与诺维萨德的瓦拉丁大桥是在原桥墩上重建的。
站在这宁静而空旷的城堡上,看着对面的诺维萨德城,别有一番感觉。多瑙河上停泊着几艘大型游轮,这儿是一个重要的停靠点。美丽的多瑙河融入了欧洲多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自然风光......迤逦的风光和堡垒古老的气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站在城堡的观景台上,视野无比开阔,诺维萨德市区的繁华与多瑙河的壮丽尽收眼底。多瑙河在脚下缓缓流淌,河水波光粼粼,船只往来穿梭,为这座古老的要塞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丽,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河上的瓦拉丁桥连接着诺维萨德和彼得罗瓦拉丁,桥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要塞上除了观景台,还有餐厅和诺维萨德城市博物馆等建筑。
登上楼梯,穿过黄楼,又是一番天地,上面是要塞官邸花园
如今,彼得罗瓦拉丁城堡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要塞,它摇身一变,成为了塞尔维亚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热门旅游景点。每年夏季,这里还会举办盛大的EXIT音乐节,全球乐迷纷至沓来,古老的城墙与现代的音乐激情碰撞,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