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斯普利特】罗马柱廊遇见人间烟火
2025-07-10 11:27:24
斯普利特是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市,这里的戴克里先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罗马宫殿遗址之一,古城可以追朔到古希腊年代,最为辉煌的时代是罗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
245-316),他把斯普利特作为其政治文化中心,长达半个世纪
。戴克里先,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因放弃权力而自愿退位的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宫约 295-305
年完成,在他退位后即居于此。如今也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不在意大利境内的罗马帝国宫殿遗迹。
公元7世纪的时候,当地居民为了躲避斯拉夫人的入侵,纷纷逃入戴克里先宫中避难、并在宫殿的周围盖起了大量的房屋建筑开始生活,逐渐形成了以戴克里先宫为中心的城市布局,这就是斯普利特老城的雏形。这座被《孤独星球》誉为"活着的罗马遗址"的城市,将帝王的威严与市井的喧闹熔铸成一首矛盾又和谐的史诗。
我们先进入地下宫殿,入眼尽是罗马时期建筑,难怪被称为是全世界唯一不在意大利境内,却保存得最完整、也最具规模的罗马帝国宫殿建筑。
斑驳的石壁,仿佛能触摸到公元三世纪末罗马帝国的余温。这里不似博物馆那么刻板,也没有人潮汹涌的喧嚣,你可以慢悠悠地穿梭其中,感受那种穿越时空的震撼。
重回地面,千年前屋舍内部空间的模样,坚实的宫门与天窗显现罗马建筑工事之精湛。
有一组男声演唱,雄浑的音域利用了建筑的美妙,把游客带到远古的时光
热闹的中庭还有罗马时期着装的卫士,不经意一瞥,还以为自己梦回路转,已经来到了当时的罗马时代一般。
这座宫殿占地
3 万平方米,宫墙高达 17 -
21 米,宽
2 米,正门
6 根大理石柱从中东远道而来,工程浩大,宏伟壮丽。
与6根大理石巨柱东面矗立着斯普利特古城地标,高57米的钟楼,这是圣杜金教堂的一部分。圣杜金教堂,是戴克里先大帝的陵墓,后改为教堂。原址本是个大花园,公元312年(一说是316年)戴克里先去世后便葬在这里,到了5世纪,他的灵柩被移走,下落不明,陵墓变成了基督教堂,中世纪又加建了高约57米的钟楼,于是就成为非常独特的建筑。
圣杜金教堂八角外形,24根立柱环绕教堂
宫殿南立面基本完好,东面是圣杜金教堂的钟楼,钟楼南北面有一对罗马石狮雕
走出教堂北面小广场的门,就来到宫墙北面外
墙外有10世纪克罗地亚主教格里高利·德·宁斯基的雕像。格里高利·德·宁斯基为克罗地亚语言和教会的独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座雕像展现了他手持书籍,一只手向上指的形象,象征着他在历史文化方面的深远影响
,也是斯普利特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走在斯普利特的老城里面,其实很难分清戴克里先宫和老城的界限,原本那些难民修建的住宅、作坊、神庙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旅馆、商店和教堂,宫和城早已融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曾经的城墙和城门依然还能见到,不过早已失去了防御的功能,倒是游客和小贩交织在街头与巷尾,组成了一幅活生生的市井画面。
如今,宫殿与民居完美共生,形成了独特的斯普利特老城区,俗称“大杂院里的王宫”。这里宫殿与民居共生,巴洛克与市井烟火交织,断壁残垣间绽放着鲜活的生活气息。每一处街头巷尾都藏着惊艳,矛盾又和谐的美。
当罗马柱廊遇见人间烟火,断壁残垣间,巴洛克与柯林斯风格交织成诗;指尖抚过公元3世纪的斑驳石柱,仿佛听见罗马帝王的低语穿越千年;这里宫殿与民居共生,巴洛克与市井烟火交织,断壁残垣间绽放着鲜活的生活气息。每一处街头巷尾都藏着惊艳,矛盾又和谐的美,大概就是时光写给这座城最浪漫的情书~
【克罗地亚·斯普利特】罗马柱廊遇见人间烟火
斯普利特是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市,这里的戴克里先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罗马宫殿遗址之一,古城可以追朔到古希腊年代,最为辉煌的时代是罗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 245-316),他把斯普利特作为其政治文化中心,长达半个世纪 。戴克里先,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因放弃权力而自愿退位的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宫约 295-305 年完成,在他退位后即居于此。如今也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不在意大利境内的罗马帝国宫殿遗迹。
公元7世纪的时候,当地居民为了躲避斯拉夫人的入侵,纷纷逃入戴克里先宫中避难、并在宫殿的周围盖起了大量的房屋建筑开始生活,逐渐形成了以戴克里先宫为中心的城市布局,这就是斯普利特老城的雏形。这座被《孤独星球》誉为"活着的罗马遗址"的城市,将帝王的威严与市井的喧闹熔铸成一首矛盾又和谐的史诗。
我们先进入地下宫殿,入眼尽是罗马时期建筑,难怪被称为是全世界唯一不在意大利境内,却保存得最完整、也最具规模的罗马帝国宫殿建筑。
斑驳的石壁,仿佛能触摸到公元三世纪末罗马帝国的余温。这里不似博物馆那么刻板,也没有人潮汹涌的喧嚣,你可以慢悠悠地穿梭其中,感受那种穿越时空的震撼。
重回地面,千年前屋舍内部空间的模样,坚实的宫门与天窗显现罗马建筑工事之精湛。
有一组男声演唱,雄浑的音域利用了建筑的美妙,把游客带到远古的时光
热闹的中庭还有罗马时期着装的卫士,不经意一瞥,还以为自己梦回路转,已经来到了当时的罗马时代一般。
这座宫殿占地 3 万平方米,宫墙高达 17 - 21 米,宽 2 米,正门 6 根大理石柱从中东远道而来,工程浩大,宏伟壮丽。
与6根大理石巨柱东面矗立着斯普利特古城地标,高57米的钟楼,这是圣杜金教堂的一部分。圣杜金教堂,是戴克里先大帝的陵墓,后改为教堂。原址本是个大花园,公元312年(一说是316年)戴克里先去世后便葬在这里,到了5世纪,他的灵柩被移走,下落不明,陵墓变成了基督教堂,中世纪又加建了高约57米的钟楼,于是就成为非常独特的建筑。
圣杜金教堂八角外形,24根立柱环绕教堂
宫殿南立面基本完好,东面是圣杜金教堂的钟楼,钟楼南北面有一对罗马石狮雕
走出教堂北面小广场的门,就来到宫墙北面外
墙外有10世纪克罗地亚主教格里高利·德·宁斯基的雕像。格里高利·德·宁斯基为克罗地亚语言和教会的独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座雕像展现了他手持书籍,一只手向上指的形象,象征着他在历史文化方面的深远影响 ,也是斯普利特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走在斯普利特的老城里面,其实很难分清戴克里先宫和老城的界限,原本那些难民修建的住宅、作坊、神庙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旅馆、商店和教堂,宫和城早已融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曾经的城墙和城门依然还能见到,不过早已失去了防御的功能,倒是游客和小贩交织在街头与巷尾,组成了一幅活生生的市井画面。
如今,宫殿与民居完美共生,形成了独特的斯普利特老城区,俗称“大杂院里的王宫”。这里宫殿与民居共生,巴洛克与市井烟火交织,断壁残垣间绽放着鲜活的生活气息。每一处街头巷尾都藏着惊艳,矛盾又和谐的美。
当罗马柱廊遇见人间烟火,断壁残垣间,巴洛克与柯林斯风格交织成诗;指尖抚过公元3世纪的斑驳石柱,仿佛听见罗马帝王的低语穿越千年;这里宫殿与民居共生,巴洛克与市井烟火交织,断壁残垣间绽放着鲜活的生活气息。每一处街头巷尾都藏着惊艳,矛盾又和谐的美,大概就是时光写给这座城最浪漫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