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来舍基都是为了看可汗皇宫,说是皇宫确实有点言过其实,就眼前这个仅仅两层的小楼顶多能算是个行宫。别看它规模不大,跟以前看过皇宫有很大区别,但舍基可汗宫这栋建筑在1998年被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舍基"坐落通往阿塞拜疆西北部的丝绸之路上,是一个世界丝绸出产中心。舍基小镇是在一个山谷里,可汗宫对面的山上还有隐藏在一片密林中的民宅,真有点世外桃源的意思。
这里的空气异常清爽,山谷里好像除了鸟鸣什么都听不到,空灵、安静、清净是给我的第一印象。这样的环境让自己对“汗宫”的称呼产生了疑问,这样的世外桃源是汗国的首都?是不是夏季的行宫?排队等候入内前查一下资料,原来舍基可汗皇宫也称为夏宫,因为每年夏天汗王会到这里避暑度假。
公元十四世纪上半叶以前,这里是蒙古国伊尔汗国的属地,伊尔汗旭烈兀就是咱们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亲弟弟,是成吉思汗四子拖累正妻唆鲁合贴尼所生,这位正妻所生的四个孩子老大蒙哥是蒙古第四任大汗,老二忽必烈是元朝建立者,老三旭烈兀是伊尔汗国的大汗,老四阿里不哥是和忽必烈争夺元朝大位的竞争者,四个儿子在历史上都是赫赫大名。
1335年伊尔汗国统治瓦解后,舍基获得了独立。15世纪,伊斯迈尔一世征服此地,舍基归于了萨非王朝,期间两次被奥斯曼人中断了统治。舍基真正建立汗国(Shaki
Khanate)是在1743年,在Nader汗统治时期,舍基汗国是高加索汗国中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之一,当地人从事桑蚕、加工和贸易等等商业活动,如今的遗迹也反映了那时的商贸景象。
舍基汗宫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时间的守护者。1762年,由胡赛因汗下令建造,这座宫殿曾是统治者的夏季住所。走进这座宫殿,你仿佛穿越到了18世纪,感受到当时的繁华与荣耀。这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承载了历史的重量与文化的厚重。外墙以蓝灰、深棕和赭石色瓷砖铺成几何图案,
宫殿四周被古老的树木所环绕,走在其间,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庭院里有着别致的水池,倒映着蓝天白云,静谧而优雅。
这栋两层楼的修建建于18世纪后期,具有令人惊叹的富丽内饰和外观。俄罗斯木材,法国过滤玻璃,奥斯曼陶瓷和伊朗镜像都进入了这个令人愉悦的画面完美和对称的创作。立面的大部分是由镶嵌在木质格子中的彩色玻璃镶嵌而成,称为
shebeke ,Shebeke 艺术的独特魅力舍基汗宫最让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它那精美的装饰与独特的光影效果。宫殿内使用了近5000块彩色玻璃,配合精湛的"
Shebeke
"手工艺术,无需胶水或钉子,数千块彩色玻璃被巧妙地镶嵌在木格子里,形成了一幅幅华丽的马赛克。当阳光透过这些玻璃,整个宫殿仿佛被点亮,色彩斑斓的光影在墙面上跳动,仿佛在述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细致的雕木窗,连屋檐也是画满精美的画。
宫殿室内有大面积采用色彩艳丽的马赛克玻璃,墙上和屋顶也有精美的壁画,还带故事性的。绘有花卉、狩猎与战争等场景,展现了当时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壁画不仅仅是装饰,更是那个时代文化的真实写照。(宫内禁止拍照,以下室内图片来自私人收藏)
舍基皇宫被认为是舍基和阿塞拜疆建筑的明珠,它是国王和王后宴请宾客的场所,皇宫里有当年国王的卧室、接待来宾的会客厅、储物间等。二层的壁画非常出彩,有许多动物形象。壁画中的狮子头部是女性,代表着一旦发生战争,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上战场驰骋杀敌。
这个宫室给我的感觉不错,但也没发现什么意想不到的亮点,尽管这样,这座皇宫还流传着一个让然不寒而栗的传说。据说当年在皇宫建成之后,国王问建造的工人,你们以后会不会建出更好的宫殿来?工人看国王如此鼓励自己,当即向国王表忠心:一定会的,绝不辜负国王的期望!……就是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国王的屠刀。
汗宫旁有一小院,里边的有个Shebeke 传统玻璃作坊。这个玻璃作坊的主人是托菲克家族,今天已经传袭到第四代传人,如今他的儿子也开始学习玻璃的制作工艺,看来以后的家族简介该改成五代传人了。
玻璃起源于西方,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方交流的重要见证,中国传统的审美偏向于玉这种温润有泽的材质,因此玻璃在中国的发展远不及西方。这个小院的墙面、长廊、走道上都贴着将人们制作的玻璃工艺制品。
走廊两边也都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各个屋子里都看了一遍,有展示厅,有制作坊,游客能亲眼看到玻璃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在此亲身体验一把传统文化的传承感。
作坊的墙上贴着自己制作的工艺品,立体的卡通人物造型幽默风趣
当今的世界都在追求创新,自动化、信息产业、AI等新名词让文化的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正是因为这样家族的坚守,才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留至今,并不断传承下去。
【阿塞拜疆·舍基】古丝路上最迷人的宫殿
游客来舍基都是为了看可汗皇宫,说是皇宫确实有点言过其实,就眼前这个仅仅两层的小楼顶多能算是个行宫。别看它规模不大,跟以前看过皇宫有很大区别,但舍基可汗宫这栋建筑在1998年被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舍基"坐落通往阿塞拜疆西北部的丝绸之路上,是一个世界丝绸出产中心。舍基小镇是在一个山谷里,可汗宫对面的山上还有隐藏在一片密林中的民宅,真有点世外桃源的意思。
这里的空气异常清爽,山谷里好像除了鸟鸣什么都听不到,空灵、安静、清净是给我的第一印象。这样的环境让自己对“汗宫”的称呼产生了疑问,这样的世外桃源是汗国的首都?是不是夏季的行宫?排队等候入内前查一下资料,原来舍基可汗皇宫也称为夏宫,因为每年夏天汗王会到这里避暑度假。
公元十四世纪上半叶以前,这里是蒙古国伊尔汗国的属地,伊尔汗旭烈兀就是咱们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亲弟弟,是成吉思汗四子拖累正妻唆鲁合贴尼所生,这位正妻所生的四个孩子老大蒙哥是蒙古第四任大汗,老二忽必烈是元朝建立者,老三旭烈兀是伊尔汗国的大汗,老四阿里不哥是和忽必烈争夺元朝大位的竞争者,四个儿子在历史上都是赫赫大名。
1335年伊尔汗国统治瓦解后,舍基获得了独立。15世纪,伊斯迈尔一世征服此地,舍基归于了萨非王朝,期间两次被奥斯曼人中断了统治。舍基真正建立汗国(Shaki Khanate)是在1743年,在Nader汗统治时期,舍基汗国是高加索汗国中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之一,当地人从事桑蚕、加工和贸易等等商业活动,如今的遗迹也反映了那时的商贸景象。
舍基汗宫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时间的守护者。1762年,由胡赛因汗下令建造,这座宫殿曾是统治者的夏季住所。走进这座宫殿,你仿佛穿越到了18世纪,感受到当时的繁华与荣耀。这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承载了历史的重量与文化的厚重。外墙以蓝灰、深棕和赭石色瓷砖铺成几何图案,
宫殿四周被古老的树木所环绕,走在其间,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庭院里有着别致的水池,倒映着蓝天白云,静谧而优雅。
这栋两层楼的修建建于18世纪后期,具有令人惊叹的富丽内饰和外观。俄罗斯木材,法国过滤玻璃,奥斯曼陶瓷和伊朗镜像都进入了这个令人愉悦的画面完美和对称的创作。立面的大部分是由镶嵌在木质格子中的彩色玻璃镶嵌而成,称为 shebeke ,Shebeke 艺术的独特魅力舍基汗宫最让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它那精美的装饰与独特的光影效果。宫殿内使用了近5000块彩色玻璃,配合精湛的" Shebeke "手工艺术,无需胶水或钉子,数千块彩色玻璃被巧妙地镶嵌在木格子里,形成了一幅幅华丽的马赛克。当阳光透过这些玻璃,整个宫殿仿佛被点亮,色彩斑斓的光影在墙面上跳动,仿佛在述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细致的雕木窗,连屋檐也是画满精美的画。
宫殿室内有大面积采用色彩艳丽的马赛克玻璃,墙上和屋顶也有精美的壁画,还带故事性的。绘有花卉、狩猎与战争等场景,展现了当时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壁画不仅仅是装饰,更是那个时代文化的真实写照。(宫内禁止拍照,以下室内图片来自私人收藏)
舍基皇宫被认为是舍基和阿塞拜疆建筑的明珠,它是国王和王后宴请宾客的场所,皇宫里有当年国王的卧室、接待来宾的会客厅、储物间等。二层的壁画非常出彩,有许多动物形象。壁画中的狮子头部是女性,代表着一旦发生战争,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上战场驰骋杀敌。
这个宫室给我的感觉不错,但也没发现什么意想不到的亮点,尽管这样,这座皇宫还流传着一个让然不寒而栗的传说。据说当年在皇宫建成之后,国王问建造的工人,你们以后会不会建出更好的宫殿来?工人看国王如此鼓励自己,当即向国王表忠心:一定会的,绝不辜负国王的期望!……就是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国王的屠刀。
汗宫旁有一小院,里边的有个Shebeke 传统玻璃作坊。这个玻璃作坊的主人是托菲克家族,今天已经传袭到第四代传人,如今他的儿子也开始学习玻璃的制作工艺,看来以后的家族简介该改成五代传人了。
玻璃起源于西方,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方交流的重要见证,中国传统的审美偏向于玉这种温润有泽的材质,因此玻璃在中国的发展远不及西方。这个小院的墙面、长廊、走道上都贴着将人们制作的玻璃工艺制品。
走廊两边也都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各个屋子里都看了一遍,有展示厅,有制作坊,游客能亲眼看到玻璃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在此亲身体验一把传统文化的传承感。
作坊的墙上贴着自己制作的工艺品,立体的卡通人物造型幽默风趣
当今的世界都在追求创新,自动化、信息产业、AI等新名词让文化的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正是因为这样家族的坚守,才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留至今,并不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