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西门红楼的今昔

标签:
台北西门町西门红楼百年特展怀旧与创意 |
分类: 探视台湾 |
西门红楼是一幢八角形的二层红砖建筑,故称“红楼剧场”,又叫八角堂。
一栋红砖建筑,很突兀地出现在现代建筑之中,
“红砖的颜色”与“巴洛克的风格”是它在建筑外观的最大特色。八角形的两层洋楼式红砖建筑,每个立面约8米;后方则为长约65米,宽约45米,内部宽约15米的十字形一层红砖建筑。每个立面的女儿墙有突出三角形的山头装饰。
这栋红砖洋楼为1908年所建,八角堂主建筑体后面连接着的是十字型外观的砖造楼房,而结构不太相似的这两栋建物合称西门市场,红楼则为市场入口。战后,接收八角堂的沪商业者因建筑的红砖外观,改名为“红楼剧场”,1963年后,红楼剧场改映电影,因此又被称为“红楼戏院”或简称“红楼”。1997年,台湾内政部将红楼列入第三级古迹,定名为西门红楼。


1949年,上海商人陈惠文向政府承租,名为“沪园剧场”。
1963年,红楼剧场改映电影,名称改为“红楼戏院”。
1997年,内政部将红楼列为三级古迹,定名“西门红楼”。
1999年,台北市政府开始整修内部,定位电影博物馆。
前一篇:【台湾】青春气息的流淌:西门町
后一篇:【台湾】转角就到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