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开眼界

标签:
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中华文物旅游 |
分类: 探视台湾 |
博物院启建于1962 年,于1965 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进入“故宫”广场前,有六根石柱所组成的牌坊,坊上题有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





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形式,采中国宫廷式设计,外观雄伟壮丽,背负青山,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是中国收藏文物艺术精华所在地之一。



拾级而上,可见刻有“中华民国81年(即1992年)……”字样的铜鼎

台北“故宫”建筑分为四层,正院的平面图采梅花形,分成五个大厅。












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形式,采中国宫廷式设计,外观雄伟壮丽,背负青山,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是中国收藏文物艺术精华所在地之一。



拾级而上,可见刻有“中华民国81年(即1992年)……”字样的铜鼎

台北“故宫”建筑分为四层,正院的平面图采梅花形,分成五个大厅。

第一层分别是讲演厅、办公室、图书馆;第二层是展览室、大厅及画廊,用来展示书画,四周共有八间展览室,陈列铜器、瓷器、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物;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图书、文献、碑帖及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研究室。
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宝贝。但展室内不准拍摄,只能发些室外建筑的照片。

由于藏品数量巨大,经常展出的约有8000件,其他的则3个月至半年做一次更换。据说,一个人全部看完需要将近30年的时间。
与同伴一起看了人气最旺的两大文物“翠玉白菜”与“肉形石”还有“毛公鼎”和“散氏盘”。感到前两样虽逼真,但不过是玩物,趣味性强而已,后两样可是历史涵义丰富。
毛公鼎上所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是西周青铜器之最,它的价值与魅力也凸显于此。其铭文历来被视为周代篆文的正宗,金文的瑰宝。在汉字书法史乃至汉字发展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崇高的地位。(照片来自网络)


台北故宫藏品样样璀璨、件件精华,只能挑着看,有的看得仔细点,大部走马观花,足足用去2个多小时,却仍然意犹未尽。同伴逛礼品店的同时,我来到二楼平台取景摄影。



前一篇:【台湾】士林官邸——蒋宋遗迹
后一篇:【台湾】皇家气派的圆山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