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叹为观止的建筑——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标签: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诺贝尔奖蓝厅“金厅” |
分类: 目击欧洲 |
整座楼是一座长方形的红砖建筑,中间是一个露天小广场,呈回字型,西侧楼为方形,房间集中处,另三面是长条状。楼的四角都有塔楼,共6个,内二外四,东南角就是那座最高的塔楼,有100多米,塔楼顶上三个王冠的镀金风标,是瑞典王国的象征,也象征当年组成卡尔马联盟的三个成员国:丹麦、瑞典和挪威。

这是东北角的塔楼,高度第二。每个的造型和顶上的标志物均不同,各有其象征意义。

西南面长满爬山虎,绿叶红墙挺好看的。

南边是美丽壮观的拱型柱廊,廊下的木马是瑞典的象征,叫“达拉木马”。

市政厅采用文艺复兴时期王宫建筑的样式,整个平面包括北、西二个小广场,南面一个外庭花园,中间一个露天内庭院和一个室内大厅。
穿过这个比较暗的大堂,就是市政厅最大的厅院——蓝厅。

市政厅内被称为“蓝厅”的宴会厅,是市政厅最为人熟知的大厅之一,每年12月10日(这一天是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瑞典国王、王后与全世界最有名的科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各方贵宾齐聚于此,为本年度的诺贝尔奖得主们举行隆重的晚宴,蓝厅两侧列柱间金碧辉煌的灯光和前方打下的蓝色光柱,衬出精英云集的晚宴氛围,而留下众多诺贝尔奖得主身影的蓝厅,也自然具有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气质。蓝厅原设计装饰成蓝色,后来发现目前的颜色很好就保留下来了,但仍然保留了“蓝厅”的称呼。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从东北角蓝白的楼梯缓步走下蓝厅的。其实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发地是在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厅,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
列柱环绕的大厅,搭配阔气的大理石阶梯,精致的铜雕、石雕和砖雕,处处展现迷人的红砖之美。

毫不夸张地说,蓝厅的每一个角落都曾被镜头扫过、记录过。但室内的建筑却依旧沉稳、清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确,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诺贝尔奖,光荣与遗憾共存,赞誉与轻视同在,许多获奖者的名字因为时间久远几乎被人们淡忘了,但诺贝尔奖本身及见证其历史的市政厅却至今备受瞩目。

蓝厅上面走廊内就是金色大厅

踏着轻轻的脚步走上蓝厅东北角的阶梯,先穿过一个长长窄窄的走廊,过了转角处的会客厅,经过某办公室张望一下,然后到达市议会大厅。

主席台

每一个座位上都有议员的名字,也就是说议员的座位是固定的,每座有一个表决器,有5个按钮。
最具特色且最漂亮的是大厅的屋顶。据说当初设计师并未想把屋顶建成现在的样子,但在即将完工时却发现,还没来得及铺设顶棚的屋顶很像一艘倒扣着的维京船,这倒很符合北欧维京时代的建筑风格:拱梁。于是,设计师改变主意,又在屋顶上画出日月星辰,以表示议会所探讨的话题,没有见不得光的内容。而这个宛如覆盖维京船的议会厅,代表维京精神(崇尚自由民主精神)的延续。
议会厅从一头进,另一头出,出来就是百拱厅,是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荣誉入口处,国王和贵宾就是通过这里到达蓝厅的,相当于贵宾通道吧。
百拱厅屋顶有一百个蜂窝状的拱,代表100名议员。瑞典大部分议员是兼职的,因此议会的会议通常在下午4点以后才召开。
最酷的就是这里还有圣乔治钟,夏天的中午12点、6点,这旋转钟就会转动报时,并且响起15世纪”圣乔治之歌”。
来到王子画廊,左侧墙壁有一组壁画题为“斯德哥尔摩海岸”,是现任国王的叔叔(尤金王子)历时五年才画成的。当然这里也是接待贵宾用的,而中间的柱子据说可分男女的,你看出了吗?

窗外是内庭

装饰华丽的大厅“金厅”,是市政厅又一知名之处,是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办舞会的场所。金厅纵深约25米,以厅中四壁用金属和彩色玻璃拼嵌而成的壁画最为引人注目,这些壁画共耗费了1800万块1平方厘米大小的金属和玻璃块,金厅的材料采用的是三明治的工艺,在两片玻璃之间夹上金箔,因此整个金厅的金子用量并不多,只有十几公斤而已。在明亮的灯光映射下,无数光环笼罩,金碧辉煌。

左右两壁以历史为题材,左壁叙事、右壁述人,分别表现了瑞典历史上的海盗时代等各个时期以及瑞典史上的重要人物。


前方正墙中间则为大型传说中的这座城市的保护神——梅拉伦湖女神像,拿着王冠和权杖的大眼女王据说是护佑斯德哥尔摩的女神。她的腿上放着代表斯德哥尔摩的建筑,包括头顶三皇冠的市政厅。女神脚下有两组人物,分别从左右两边走近她,右边一组是欧州人,而左边一组则是亚州人。这幅镶嵌壁画象征着梅伦湖与波罗的海结合而诞生的斯德哥尔摩,是人类向往的美好之地,不仅是一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也是
“镇厅之宝”。

拜占庭风格,记录着瑞典风云史诗


庭院左侧面,红砖结构建筑的市政厅,共用了800万块红砖,1900万块马赛克瓷砖,规模庞大。


穿过柱廊,市政厅临湖一侧是一片宽阔的花园景观广场,花草树木,喷泉雕塑,以及供游人休息的、雪白的、迷人的长椅。


由于建筑两边临水,一座巍然矗立着的塔楼,与沿水面展开的裙房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之装饰性很强的纵向长条窗,整个建筑犹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宏伟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