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海上古迹“芬兰堡”如画风光(1)

标签:
赫尔辛基芬兰堡北方的直布罗陀城堡博物馆世界遗产 |
分类: 目击欧洲 |
离开酒店直奔南码头,坐渡轮去岛上游览“芬兰堡”,这是即将起航的海上巴士。


在市集广场的尽头,便是风光明媚的南边码头,北欧著名的诗丽雅线(Silja
Line)及维京线(Viking
Line)等,都是在此泊岸。




船绕岛进港,岸边矗立着美丽的芬兰堡教堂,教堂在1854年作为希腊东正教驻防教堂建成。芬兰在1917年独立之后,教堂成为新教会的路德教教堂。随着改朝换代,20世纪的芬兰堡教堂外观也从洋葱状的五个塔顶改建成了现在的尖塔。



芬兰堡位于赫尔辛基南面大黑岛、小黑岛、库斯唐米埃岛和狼岛等4个岛屿上,是古老的海防要塞,扼制着从芬兰湾进入赫尔辛基的海上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要塞的完整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岛上保存着10间博物馆,包括海岸炮台博物馆、威斯科潜艇博物馆和玩偶玩具博物馆等。
红砖房是城堡博物馆

芬兰堡,原是一座海上军事要塞,有“北方的直布罗陀”之称,1748年至
1788年瑞典统治时期建成,1808年成为俄国驻军地。在19世纪的克里米亚战争中(1853年-1856年),最后仍是抵挡不住英法舰队的炮击,陷入敌人之手。
要塞的中心区狼岛和库斯唐米埃岛上,构筑了复杂的明垒、暗堡、炮台、大炮、石墙、兵营和庭院,成为芬兰极富有特色的历史古迹。

芬兰城堡,是现存世界最大的海防军事要塞之一。1747年,当芬兰仍然是瑞典国土一部份的时候,斯德哥尔摩国会决定要在赫尔辛基外的小岛上建造一座军事城堡,且命名作“瑞典堡”(
Sveaborg ) 。于是在1748年,在一名叫奥古斯丁·艾伦怀特(
Augustin Ehrensvard ) 的策划下,这横跨八个海岛的工程就展开了。艾伦怀特开始是计划建造一座链式连接的防御城堡,可惜他于1772年逝世,当时只完成了第一期基本工程。那座城堡的所有工程,要到十八世纪末才告正式完成。
宏伟的芬兰城堡现在占地面积八十公顷,其中保存有八千米的城墙、105支大炮、290座机房和一系列相当知名的博物馆:它们包括介绍寨城历史及建筑工事的芬兰城堡博物馆,除此之外,芬兰城堡还有教堂、军营、城门等名胜古迹。

长久以来,芬兰城堡内的居民远比赫尔辛基还要多,在瑞典统治的19世纪初,约有4600人居住于此,却只有4200人住在赫尔辛基。可以说,这里是当时芬兰境内仅次于图尔库的第二大城。在俄国统治时期,约有12000名士兵长住在堡垒,加上军官眷属和商店、餐厅等,人口之众达到顶峰。
1917年芬兰独立,来年这里也随之更名为“芬兰城堡”,成为芬兰军队的驻地。直到1972年才交由政府管理,现在则成了赫尔辛基最受欢迎的观光胜地,每年约有七十万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