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西贝柳斯公园和岩石教堂

标签:
赫尔辛基西贝柳斯公园钢管雕像岩石教堂飞碟 |
分类: 目击欧洲 |


1945年是作曲大师西贝柳斯诞辰80周年,为了纪念芬兰的大音乐家西贝柳斯而建。

西贝柳斯去世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政府公开征集纪念碑方案,希尔图宁方案入选。但是这座有600根钢管做成的雕像当时对芬兰来说实在太超前了,所以要求作者再完成一座作曲家的头像,这使雕塑家很不快,她认为钢管雕像足以反映西贝柳斯的贡献,但是最终她还是同意再制作一座人像。第二座雕像于1967年西贝柳斯逝世十周年之际完成。所以在西贝柳斯公园内,有两座纪念作曲家的雕像。

西贝柳斯雕像表情奇特,让知道这座雕像产生历史的人产生很多联想,是不是因为音乐家的灵感主要来自于大自然,所以雕像的设计者将其一只耳朵拉的很长,仿佛是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它的小型复制品被作为国礼送到联合国大厦永久展出。

这座由600根钢管组成的类似管风琴抽象塑像,更像是一组跳跃的音符,既浪漫活跃又现代超前。

公园是开放性的,西边濒临蝶略湾,是通向波罗海的一个海湾。沿海湾周围是很受欢迎的散步小径。




赫市市民休闲的生活在夏日下,由于芬兰纬度高,冬季长,日照少,且集中在短暂的夏季,人们十分珍惜阳光下的户外活动。

也许是因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为富有,自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劳力。北欧人的生活节奏慢,人也比较懒散。

因为这些国家人口密度很低,首都赫尔辛基才59万人,加上高福利、高收入等等,北欧四国的幸福指数全球排行第一,也纯属自然。

我们下车以后沿着教堂正对的街步行了一段,沿街走走感觉不错




站在教堂外,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看不到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顶和钟楼,只有一个直径20多米的淡蓝色铜制圆形拱顶暴露在岩石的最上面。岩石比旁边的街道高出
8
至
13
米,环绕四周的建筑是不同年代修建起的住宅楼。

这里没有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顶和钟楼,因为顶部是个大圆顶,因此从外观看教堂就像个停在大石里的飞碟,唯一能看出教堂身份的,是立在门口上方小小的铜制十字架。
这个大胆新颖的外形是由建筑师添姆兄弟设计的,只花了1年的时间建造,于1969年完工。
建造在掏空的岩石中的岩石教堂,教堂为圆顶,教堂顶部的玻璃屋顶以铜网架支撑,直径24米,外部墙壁以铜片镶饰,内壁则完全保持了天然的花岗岩石壁纹理,其余的壁面仍保有原始的岩石风味,保留了岩石原有的粗糙质感,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冷色调空间。
教堂入口走廊为隧道状,入口处则涂以混凝土,整座教堂如同着陆的飞碟一般,趣味独具。芬兰人崇尚自然古朴的审美情感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岩石教堂内的中心区域有一个圣坛,与玻璃屋顶所射下的自然光芒相互辉映,尽显圣坛的神圣。

教堂内壁未经任何修饰,凹凸不平,接近顶部的墙体是用炸碎的岩石堆砌而成,岩壁和碎石弥漫着原始的色调;金壁辉煌的拱顶由铜箍缠绕而成,隐约映射着烛光。

阳光从玻璃天窗洒下,岩壁上的巨型管风琴传来或浑厚或明快的音乐,把人们带入纯朴自然的艺术境界。

教堂的正厅可以容纳约 750 人做礼拜,这所气氛前卫的新型基督教教堂里除了举行宗教仪式,还不定期的举行包括交响乐在内的各种音乐会,因为这里的岩石是未经处理加工的原岩使得教堂的音响效果超好。这可谓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教堂之一了。

会堂前的圣架上,摆放着十字架和清新的花朵,还有几只白色的蜡烛,这些简单的摆设和教堂的宽敞浩大相互辉映下,带给人一种朴实、诚挚的感觉。教堂里没有见到传统的宗教画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