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古榕部落”探秘

标签:
广西古榕部落榕树红树林“海鸭蛋” |
分类: 走四方 |
“古榕部落”位于竹山村东面约10公里的榕树头自然村,三面环海,是个充满渔家风情的地方。
任狂风劲吹,烈日暴晒,雨箭狂射,海水侵蚀,这里的榕群一年四季都郁葱葱,堆碧涌翠,古老苍劲,奇异传神。
“千年古榕”:
树龄1300多年,高25米,胸径15米,13个成人才能合抱,冠幅1200平方米。古榕部落因此树得名,被村民视为神树。
“子孙满堂”:
榕树的气根千丝万缕,它依赖母体的营养,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养分不断朝下伸展,一旦气根尖端的生长点触及泥土,便会长出根系,最后成长为一代新树。这种枝干交织,像藤蔓一样同根生长、脉络相连的“连体生长”现象,是木本植物世界中最为独特的现象,它在“原位原树”上产生出来的“多代同堂”奇观,造就了独树成林的“榕荫遮半天”的宏大奇景。
榕树是贱生、易长、浓绿、长青的树种,往往延绵数公里,苍劲挺拔、古朴稳健、生生不息。榕树还以奇特的风姿带给人们许多蔚然奇观。景区内还有“龙飞凤舞”、“鸳鸯戏水”,“榕风海韵”、“把根留住”等形象生动的奇特景致。
“寇井”:铭刻历史,不忘国耻。1939年冬,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东北、华北及东南沿海诸省后大举进犯广东、广西沿海。此井是日军为补充兵舰用水乘汽艇入侵于此而挖,故把此井称为“寇井”。

第一次见到红树林,原来只是听说红树生长在临海地带,对土地和生态有着及其重要和特殊的意义。

成片的红树林生长在海滩上,枝杆弯曲,树高2米左右,墨绿色的树叶,枝交连理,退潮时,林片全露,象一幅幅巨大的绿毯铺在海面上。海水涨潮时,把整片红树林淹没,故又称“海底森林”。

“海岸生态系统唯一木本植物,台风海啸的第一道天然屏障”,这就是人们对红树木最高的评价和赞誉
北仑河口沿海1200余公顷红树林,是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有“海底森林”之称。远眺红树林,百里绿毯铺地盖海。
海边放养的鸭子,被叫作“海鸭”,
榕树头村拥有大面积海鸭养殖基地。


每次潮落,红树林里总会滞留有很多的小鱼、小虾、小蟹、小螺等海洋生物。这些高蛋白的天然饵料就变成了海鸭的美餐,使得海鸭体肥蛋多,“海鸭蛋”蛋黄晶红、味美鲜香。这是当地渔民的一大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