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勐腊“望天树” 空中行走

标签:
西双版纳“望天树”热带雨林空中走廊“阿凡达家园” |
分类: 走四方 |
游览西双版纳的最后一个目标定在“望天树”景区
“望天树”景区位于景洪西南160多公里的勐腊县,从勐腊到“望天树”景区还有18公里。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望天树景区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级自然保护区,是西双版纳州、老挝、泰国、缅甸等“金四角”社区的核心,也是地球上同一纬度地区唯一一片绿洲。
景区地处世界三大热带雨林之一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核心区内,以热带雨林标志性植物群落“望天树”而命名。依托世界级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及西双版纳独特的傣族风情,以独特的热带雨林观光、民族风情体验为主,丰富的游玩内容有“望天树空中走廊”,“圣秘南腊河”水上热带雨林观光等。
在补蚌雨林码头上船,沿南腊河乘快艇而上,沿途可以观赏美丽而富有特色的热带雨林风光,从水上穿越原始森林。
南腊河,傣语意思就是茶水之河。属澜沧江水系,是澜沧江出国境前最后的一级支流。河流蜿蜒曲折,因为气候炎热潮湿,雨量充沛,茂密葱茏的林海,覆盖了整个南腊河流域,以致它的一些小支流至今还没有被发现。据说那里还有古老的僾尼村落,村民几乎不跟外界联系,保持着原始的生活,那里的景色非常美。
水中森林
驶行了4.3公里,在望天树雨林码头下船后,前行几步,便到了真正的望天树景区。
世界上仅有三大热带雨林地区(分别为亚马逊河流域、南亚和刚果盆地),而龙脑香科植物是东南亚热带雨林标志性植物,1974年以前国内没有发现,因此国际生态学家一度断言中国没有热带雨林。时年,浙江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为打破了中国没有热带雨林的论断,亲临勐腊实地科考,在补蚌、勐仑、尚勇等原始森林中发现了热带雨林代表树种龙脑香科的望天树。1986年,世界爱护野生动物基金会主席菲利普亲王随英女王夫妇考察云南时,特意实地考察证实“北纬21度附近果真有热带雨林分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州才逐渐被世人认知。因为有这么一段过往,拥有300多棵望天树、位于勐腊补蚌的望天树景区,声名鹊起,吸引着众多热爱丛林的旅友。
“旅人蕉”
犹如一把摊开的绿纸折扇,又象正在尽力炫耀自我的孔雀开屏,极富热带自然风光情趣。
顺着公园的大道前行,路旁树木苍翠,层层叠叠,一片生机盎然。到一“T”型路口,左转进入林间小道,右转便便到望天树空中走廊。
我们左转进入“雨林密语菲利普小道”(约2公里山路)。
仅供行人徒步的小道,也只有一尺多宽,还时不时有粗壮的老藤横亘其中,需要低头猫腰穿过。无论是大树还是老藤,都是密密麻麻地缠绕着很多倔强的细藤、根须或其它植物,稠密的地方简直就象鱼网。
板根现象:高温多湿的热带雨林中,土壤含水量大,通气性差,很多树木根系很浅,难以支撑巨大的树冠和树杆,为避免头重脚轻,在树杆的基部,如翅膀般延伸出一些翼状物,被称为“板根”。
望天树是一种特别大树,板根露于地表,伸向四方;大树拔地而起,树体高大,一般高达60多米,与周围高30~
40米的大树还要高出20~30米,有一种直通九霄刺破青天的架式。据说最高者可有88米,是我国最高大的阔叶乔木。这种树树干粗大、笔直、没有分杈,就象一兵巨大的伞把;青枝绿叶聚生于顶,郁郁葱葱,象一把巨大的伞,西双版纳的傣族因此把它称为“伞把树”,而科学工作者称之为望天树,意思是“仰头看天才能看到树顶”。
进入景区,就像进入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在铺着防腐木的观景台上俯览山谷,深吸一腔清冽的空气,顿时神清气爽,解乏,脚步变得有力。
原本艳阳高照的好天气,进入丛林密道就不见了,稠密的树叶拒绝了阳光的探访,幽暗中涌起习习凉风。
滴水叶尖现象:在热带雨林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中,叶子普遍具有尾状尖端,叫滴水叶尖。典型的如菩提树的叶子,弯曲尾状的叶尖长达数厘米。在潮湿的雨林中,空气中的水汽和降雨常在叶片的表面结成一层水膜,滴水叶尖能使叶片表面的水集聚成水滴流淌掉,使叶面很快变干,有利于叶片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即使在无雨的干旱季节,森林里也会有浓得犹如露水的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或晨曦微露,浓雾就会发出“沙沙沙”的响声,汇集在叶片上滴落如雨,雨林由此得名。傣族人认为“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地,没有田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无法生存”,他们把这条朴素的生存哲学当作《圣经》一样,代代相传。
热带雨林有许多植物界的奇观,枝蔓藤饶是其基本表现,浩瀚林海表面的欣欣向荣与宁静中,其实蕴藏着无声的杀戮,如果不拼命疯长、如果不努力向上争取阳光雨露,就意味着死亡。植物间残酷的竞争,就是热带雨林特有的绞杀现象,主导这场战争的是榕树。
榕树果实坚硬,不容易被啄食的飞禽走兽消化,会随飞禽走兽的粪便粘在其它树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发芽,长出纵横交错的气生根,包裹树干,并逐渐向下爬到地面、伸入泥土,形成硕大根系。这些气根,拼命争夺水分和养分供自己迅速生长,枝叶将很快覆盖树冠争夺阳光,气根不断长粗形成一张网状,紧紧把树干勒住,直到它们窒息而死,自己取而代之,长成一株独立的大树。
在这场战争没有话语权的各种藤本植物,原本匍匐在谷底毫无希望,但它们非常善于攀龙附凤,在绞杀初期,它们会选择最粗壮的树干攀附,并且充当帮凶以获取阳光雨露。而榕树并不是每次都能完胜,如果遇到更强大的对手,榕树会联合从小在一起长大的战友一起投入战斗,如果对手的生长速度远远大于战友,榕树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战友,与对手融合成一家。
雨林之门
沿着密林小道连续下坡,到达谷底百鸟溪:一个并不宽敞的平地,在浓密的丛林中呈现在眼前,四周古木参天、遮天蔽日,丛林中的溪流淙淙。钻出密林小道,突然呈现在眼前的美景与纯静,让人感觉别有洞天。
百鸟溪溪水清澈见底,水量常年不断。每天早上6~8点时常有鸟类都在此溪中饮水,故名百鸟溪。溪谷河道内钙化,水深0.5~0.8m,溪流叠水潺潺,蜿蜒动人,行走在溪水中十分惬意。
沿百鸟溪溯流而上,五棵如手指般排列的大树就在豁然池不远的溪流边,据说它们是佛祖派来守护这片森林的保护神,其中两株望天树、两株毛番龙眼、一株毛果猴欢喜;望天树高达83米,其他的也在70米以上,象佛祖的手指,托起这片蓝天。傣历新年,附近的居民都会来这里许愿,他们说望天树会把愿望传到天庭,更象老父亲一样,慈祥地接纳许下的愿望并庇荫愿望成真。
“见血封喉”是热带雨林中一种奇毒无比的植物,学名叫做箭毒木。那株高大挺拔,树皮灰白的就是箭毒木,它分泌一种乳白色的毒汁液,使中毒者心脏麻痹、血液凝固,如伤口接触到乳液时十分危险。在历史上,当地少数民族猎手曾将枝叶、树皮捣烂沾在箭头上,射猎野兽。
百鸟溪被拦腰截流成池,池面波澜不惊、但水流潺潺之声不绝于耳。池边有一茅草竹亭。坐在亭内的竹凳上,可以看到百鸟溪越过池坝,继续带着放荡不羁的秉性穿行于热带丛之中,很快就消失在枝绕藤蔓的丛林,唯有水声如故。
继续前行,不久我们就见到到了在高高的大树上横挂这一条条白色的长廊,这便是有名的“世界第一高树冠走廊”
。
“空中走廊”是横架在多棵高大的望天树上,离地距离约20多米,最高处有36米,相当于一幢12层的小高层那么高。
一边走向入口处一边在猜测人要怎么才能上去呢?原来在树的旁边有一座小山,有一小径顺山而上,沿着青苔石子路缓步向林间深处走去,到了半山亭,再登上一罗旋塔台,从塔台就可跨入空中走廊。
全长约500M的“空中走廊”是用钢缆、缆绳、钢管等材料在高空中将粗大的望天树连接起来。走廊上面铺置金属踏板,四周有绳索和护网保护。承受力有限再加上会晃荡,所以在每一段树之间只能通行一个或两个人。
每到一树杆处就有一固定的铁架,可稍作休息并比较稳当的拍几张照。
我小心的迈出了第一步,感觉桥索一沉,似乎有点短暂的恐惧,踏上晃晃悠悠的“空中走廊”,再加上最高的地方离地面有36米,体验到那种在高空摇荡的惊心动魄的刺激,从高空俯视整个热带雨林的全貌,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奥妙。
站在高高的走廊上,俯视着浓密的热带雨林,很难想像其中暗藏的种种杀机!
这就是森林里的王者,高高的望天树,所有的藤蔓和绞杀树种都拿它们没有办法!
为什么会有人想起在树上架设长廊的呢?原来,望天树太高,科学研究者为了观察树冠上的生态系统,才架设长廊,最早的长廊只有三段。后来人们发现在长廊上领略热带雨林的奇异风光,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便逐渐开发成旅游项目。
从望天树下来,漫步林间,清澈的溪水叮咚作响,树上鸟儿欢歌相迎,林层中间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蕨类植物,特别是残酷的绞杀现象令您目不暇接,真是“林密、谷幽、树奇、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