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版纳的名片——大勐龙镇双塔

标签:
西双版纳勐龙镇曼飞龙塔“缅寺” |
分类: 走四方 |
大勐龙有两座佛塔非常有名,一是曼飞龙塔(白塔),二是塔布兰(黑塔),誉为版纳的名片。
钻进香蕉林里,近距离观察香蕉
香蕉花是很大的穗状花序,呈淡黄色,每个花序有数量众多的小花。
花序由假杆顶端抽出,果序弯垂,结果10~20串,约50~150个。
植株结果后枯死,由根状茎长出的吸根继续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据介绍,一片新种植的蕉林,一二年即可结果收获,以后就不用太多的管理。
此株香蕉还不能吃,果肉极细,涩的。
曼贺回,公路边很多这样的傣族村子,有个漂亮的寨门
在离勐龙镇约3公里有个村寨就叫曼飞龙,从寨门可开车进入,穿过寨子,转上一个山头,就到了曼飞龙塔。也可步行上山,反而近点。
曼飞龙塔(也称白塔),塔群由大小九塔组成,洁白的塔身,白塔是因其洁白而享名,金色的塔尖,宛如玉笋破土而出,因此又有笋塔之称。
塔的外围一圈矮墙是用龙身装饰,有头有尾。
我们看到的塔身一点也不白,灰灰的,虽看上去有点脏,但反映了岁月的痕迹,有真实感。
曼飞龙塔为砖石结构,建于傣历五六年(1024年),傣语“塔糯庄龙”,意为大头笋塔,系小乘佛教建筑。主塔居中,通高
16.29米,塔盘直径
8.6米,8个小塔分列八角,通高9.1米,座下设有佛龛,内供佛像。西双版纳境内佛寺、佛塔星罗棋布,曼飞龙白塔是西双版纳佛塔的典范,塔群造型优美,风格别致,是东南亚最大的佛塔。
大勐龙镇,地处云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属热带雨林。大勐龙是傣语,意为:“大坝子”。
那里有起伏的稻田,田边就是一片连一片的橡胶林、菠萝地、香蕉林,当地有一句草根谚语非常形象:“头顶菠萝,脚踩香蕉,一跤跌在花生里”。
走进大勐龙,满眼是红土、木棉树、棕榈树、菩提树、椰子林以及五彩花朵围起来的天然栅栏。在栅栏里,是一幢幢竹楼,掩映在香蕉林中,依山而立,简约自然。清澈的勐龙河水把竹楼包围着,河水在阳光下变幻着色彩,雾在风的怂恿下,不停地摇动着,好美……
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数百年前,小乘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每个村寨都建有充满东南亚风情的寺庙,有的还建有佛塔,傣族把寺庙称之为“缅寺”。
这是镇上众多寺庙中的一个。
西双版纳有近六百个村寨,据说,这些村寨有五百七十七座佛寺、二百一十五座佛塔。其中,很多傣族村子的村口都有金灿灿黄澄澄的牌坊,门楼顶部是层层向上的高塔形状,和泰国、老挝等东南亚的佛寺无大不同,因为它们都同属于南传佛教一派。
佛教,源自印度。当年佛教外传,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亚转到中国汉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蒙古等地,属于北传佛教;向南方流传的,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又称巴利语经典系佛教、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源于西元前三世纪阿育王之子摩哂陀的南下锡兰岛传扬印度佛教,与大乘佛教并列为现存佛教最基本的两大派别。
上山的路
山坡上一片橡胶林
到山顶就看到传说中的黑塔了,傣族称为:塔布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