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古迹】(7)吴哥巅峰之城上篇
标签:
吴哥寺小吴哥护城河三座塔藏经阁 |
分类: 亚非观察 |
吴哥城是目前观光客造访的最热门景点,它也是吴哥王朝国势达到巅峰时期的代表作。

虽然在各景点前都有这个标志,实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将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仅指小吴哥。

其实,到吴哥玩的第一天,进入景区的第一眼就是看到方方正正的吴哥寺。被苍翠高大树木包围,外面有人工开凿,宽度达190米的护城河。


吴哥寺中最特殊的地方在它坐东朝西的格局。一般来说,印度教崇拜东方,东方是日出的方向,吴哥所有的寺庙建筑都朝东。吴哥寺选择朝西,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它是陵墓,而不是寺庙,也有人认为它的东边是暹粒河,很难有举行仪式的广场空间,选择朝向西方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吴哥古迹有大、小吴哥之分,大吴哥是指吴哥通王城(Angkor


从西面走向吴哥寺,所有人都被空间的伟大震撼了。建筑的实体其实还很远,但是一条笔直的石板大道,长度达到475米,宽度有9.5米,如此空无一物的笔直大道,仿佛透视上的两条寻找交点的线,把参拜者的视觉,一直引导到最远的端景,端景是巍峨耸立的寺塔,象征君王与神合而为一的须弥山,是宇宙的初始,也是宇宙的终极,是时间的永恒,也是空间的无限。

护城河上这条用石块叠起来的长桥是进吴哥寺的必经之路。人称‘天界桥’,过了桥就意谕走向天堂之境了。天界桥的半侧为了游客的行走方便,如今巳经修建平整过了,留着半侧依然保持原貌。


吴哥寺是有外墙围绕的,外墙东西长1025米,南北宽800米。
正门是国王专用通道,可以骑象而入,在正门的两旁还有大臣出入的偏门,和货物进出的大象门。
正中的塔门,是吴哥寺的山门,它和左右两塔门有二重檐双排石柱画廊连通。 此三座塔门的纵通道特别宽阔,可容大象通过,又名象门。

三座塔门的顶部塔冠,虽已残缺不全,但正中的一座,恰好比左右两座高些,仍然像一个山字形,多少保留着原来比例,和吴哥窟顶层正面看的三座宝塔相呼应。围墙的其他三面的塔门,较小和简单,而且只有小径可通,很少人去。
回廊构造复而不乱,令人徘徊逗留,心灵升华



站在塔门处向内展望,发觉吴哥寺不断用“空间”来塑造建筑的力量,像宋画中的“留白”、像老子强调的“有无相生”,“无”的空间,构成“有”不可分割的部分。
进了外墙,发现离寺塔中心还很远,又是一条引道,笔直通向第二层内墙。

由西至东的引道,宽9.5米,长约350米,高出地面1.5米,路面用砂岩石板铺砌,石路左右两边排列着七头灵蛇“娜迦”栏杆。它把空间变成了时间,准备着进入寺庙的心情,需要虔敬谦卑的心情。
引道北侧的藏经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