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古迹】(5)巴肯山的落日

标签:
巴肯山吴哥窟巴肯寺日落旅游 |
分类: 亚非观察 |
巴肯是吴哥城南门外的一座山,高约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上山的路是盘旋而上的,骑大象走的是另一条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这个山上有一个巴肯寺。巴肯山在吴哥王朝的地位,就如同中国的泰山。
登上寺顶的台阶又高而又陡
巴肯山四周有壕沟围绕,象徵印度神话中环绕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咸海,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山顶。庙山为陡峭的五级台基,正方形,高13米,底层长76米,逐层缩小到顶层长47米;陡峭的庙山象徵须弥山。庙山顶部的五座宝塔,象徵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台基四边中央,各有陡峭的五层石阶,每层十级,直通寺顶平台,每层石阶左右,守护着一对坐狮,有些石狮已破损,看不出狮子模样。巴肯寺是吴哥古迹中供奉湿婆(Shivas)的印度教寺庙,它是九世纪末吴哥王朝国王耶输跋摩一世建都吴哥后在巴肯山上建立的。
巴肯山不高,可是因为周围都是平原,所以登上山有一种会当临绝顶的感觉。而且山的西面,更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所以现如今这已是个看日落的好地方。
从巴肯山顶向东南方向,可以俯瞰华丽庄严的吴哥窟,方方正正的布局,是吴哥王朝鼎盛时代的国家寺庙,居高临下,更是气象万千。
火红的太阳,一路西去。如同吴哥王朝的繁华匆匆逝去,不发一语。那吴哥文明,已经一路离我们而去。
即将落入“西池”的夕阳
等待日落的感觉是美妙的,太阳已经收起耀眼的光芒,披上柔和的外衣,慢慢钻入树丛、堕入石窟,而你要做的,就是静观这一系列变化,云的变化,光的变化,形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