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闲适丽江

(2013-02-15 16:29:48)
标签:

丽江

大研古镇

纳西民居

四方街

泉水环绕

分类: 走四方

丽江古城入口处

云南闲适丽江
这里也叫大研古镇,是建在一片三面环山,南面开阔向外延展的平坝上的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至今约有800年的历史。

云南闲适丽江

古城入口处,反应纳西族风俗的大型墙塑。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

云南闲适丽江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三万人,1986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
江泽民题写的照壁

云南闲适丽江

照壁旁显眼的大水车,有人说它是母子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弋。不虚“高原姑苏”之美誉。

云南闲适丽江
小河穿街绕巷,入院过墙,流遍全城。条条街道见流水,户户门前有清溪。当你徜徉街头,随时都有水的陪伴,或在旁淙淙欢唱,或在下潜游路中,令人心驰神往。

云南闲适丽江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

云南闲适丽江
站在这里向东望去,眼前一片开阔,四方街占地约五亩,也有人说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这里街面宽广,主街有四条,向四周辐射。每条街道又分出许多小街,街巷相连。

云南闲适丽江
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云南闲适丽江

从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这个集市从开始至今有三百年的历史。

纳西猎户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七星披肩是纳西族妇女的服饰中最醒目的特点。披肩上并列着7个绣花布圈,每个圈中有一对垂穗,寓意为“披星戴月”。
云南闲适丽江

据纳西族人说,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精美的图案是群星图,垂穗代表着星星的光芒。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勤劳、聪明的纳西姑娘与旱魔王搏斗,奋战数日,最后疲劳而死。神仙为了表彰姑娘,就捏成7个圆星星形状的饰品,镶在她的衣衫上。这以后,纳西姑娘就将“披星戴月”绣在披肩上,象征着勤劳勇敢,一直流传至今。

云南闲适丽江

丽江客栈,和整个丽江,也许永远不可能从它身上找到精雕细琢的局部,但是一切却自然简单,就像是原本可以自然简单的生活一样。

云南闲适丽江
这些水是慵懒的,很像丽江人的生活那样随意、自然。这些水更是纯洁的,很像山涧的清泉那样看上一眼都会让人神清气爽。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每条街巷,均由一块块五彩花石铺就,象是有许多碎石沾在一起,但它是一种丽江特有的乐角岩,采自周围的山上,因为五颜六色,所以当地人称五花石,人行马踏,经过几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季不泥泞,夏季无尘土。

云南闲适丽江
眼前的小门楼便是科贡坊,科贡坊的名于坊后小巷,清朝嘉庆年间,巷内杨家有两兄弟同时中举,到道光年间,弟弟又中举,此事是丽江人得意之事,官府为了表彰杨家,激励来者,特立此坊。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登高眺望,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梯比,无数小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晃若迷宫。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早在1000多年前,纳西族就以高超的智慧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东巴文化。
云南闲适丽江
东巴象形文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主要由巫师“东巴”用来书写经典。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非诚勿扰

云南闲适丽江

自古就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古城无户不养花。在敞开的院门中,你可以看到纳西人家的庭院里那争奇斗艳的各式花卉给你一种的感受。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千里走单骑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一米阳光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当夜色消无声息地弥漫开来,酒吧里更温情脉脉了。

云南闲适丽江
两侧酒吧又透出夜色的红光,这是化了妆的四方街

云南闲适丽江
感受夜色中的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打跳”的主力是当地的原著居民,游客也会参与其中

云南闲适丽江

云南闲适丽江
今夜无眠

云南闲适丽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