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2013-02-03 13:45:58)
标签:

昆明

金殿

吴三桂与陈圆圆

鸣凤晨钟

旅游

分类: 走四方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本来想去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看看,一打听,说不值得。就去了与“世博园”相邻的“金殿”名胜区

金殿公园大门内有一块大匾,匾上写着四个字:鹦鹉春深,意为这里一年四季春季盎然。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金殿”位于昆明东北郊鸣凤山,是集名胜古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太和宫金殿及昆明园林植物园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园林。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鸣凤山明代誉为鹦鹉春深,清代称鸣凤胜境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金殿景区内自然风光优美。小径穿林而过,苍翠树木遮天蔽日,阳光由书页之间的缝隙洒下,呈于地上斑驳可见。路途静谧,偶有鸟鸣,深得道家文化之精粹。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太和宫旁的道观“三丰殿”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云南巡抚陈用宾仿湖北武当山中峰在昆明鸣凤山建太和宫。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太和宫筑有城墙、城门、城垛,城上有楼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名声显赫的金殿属于道教太和宫的一部分,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新修葺,历史十分悠久。金殿为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总重250吨,是中国最大的纯铜建筑。大殿之内,梁柱斗拱、门窗瓦顶以及殿内供案、帏幔、真武帝君造像、匾额以及楹联,皆为铜铸。殿内的真武帝君坐像,刻画精细,丰姿魁伟,面向庄严。旁边持剑肃立两旁的水火二将,形象威武,性格勇猛,其铠甲衣纹,精雕细镂,铸工精美。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因大殿用黄铜铸成,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得翠谷幽林金光灿烂,故而得名金殿,又称为铜瓦寺。

金殿朝晖——金殿凤凰鸣晓日,玉阶鹦鹉醉春风,旭日东升,与金殿交相映晖。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金殿是用黄铜建造的,而铜是当时那个年代做钱的材料,换句话说,金殿是用钱做出来的。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昆明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吴三桂来云南后,回想自己杀人如麻,忏悔之意萌生。更兼另有新欢,对陈园园有所冷落,陈园园本人也想皈依佛门,远离尘世。于是,重修金殿,更增道家各塑像于其中,建铜殿于山上,以彰显其德。后来,吴三桂兵败,陈园园投莲花池而死,也算是为夫殉情了。至此,所遗之金殿就永远地留给了后人。

吴三桂与陈圆圆展馆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吴三桂大刀、真武七星剑展室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吴三桂大刀——俗称大官刀斩将刀。为吴三桂昔日所用之物。总长2米,柄长1.2米,粗约3公分,刀刃长75公分,刃底宽5公分,刃中宽14公分,刀尖如锥,双龙护刃,重达12公斤。若稍加研磨即寒光逼人,锋利无比。

当年“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时不晓得用的是否就是它。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真武七星宝剑——剑由精铁制成,总长 1.94米,柄长56公分,刃长1.34米,剑刃根部宽10公分,尖宽5公分,双面均有黄铜镶嵌北斗七星,故称七星宝剑。剑根部还饰以龙首,剑身乌黑发亮,重达20公斤,为太和宫的镇邪之宝,是真武伏魔制怪的镇山法宝。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走出太和宫城门,去金殿外的芳华中寻找陈圆圆的踪迹。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陈圆圆文化园

花落苏台晚照红,晓莺啼徹彩云空。沧桑一段风流话,凭吊湘波惜玉容。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昔人已逝,虽然莲花池的旁边就有陈圆圆的塑像,但是也不足为据。如果要用来说明陈圆圆的天人之貌,怕只有从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中,得到一些证据。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诵读着这篇《圆圆曲》,感悟时光的流逝。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山坡上绿草如茵,草坪上双连六角鸳鸯亭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但见满山的云南油杉,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此处树木苍翠挺拔,花草郁郁葱葱,微风拂来,满园清香,令人心旷神怕。在小路两旁,一座座仿青铜雕塑作品映人眼帘,这是金殿公园新建的青铜文化景廊。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金殿名胜区联结文物古迹区与园林植物园的主游路,用雅致的青石铺砌,两侧沙松萦绕,绿草如荫,点缀六组战国至汉云南江川李家山、晋宁石寨山等地出土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青铜文物仿制雕塑,穿行其中,感受历史的沧桑、文化的升华。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这些青铜器文物,想起来,应该和云南东川盛产铜有关,即使是在所谓的康雍乾盛世,全国的铜钱一半以上是以滇铜铸就而成,滇铜的经济意义不言自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我国商代晚期,云南就有了铜矿的开采冶炼技术,开始铸造和使用青铜器。到了距今2000年前后,从战国至西汉时期,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古滇国青铜文化,它是云南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

西汉·船纹铜鼓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战国·铜枕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西汉·铜孔雀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这是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古墓中著名的牛虎铜俎:一只凶恶的老虎咬住了牛尾,母牛腹下保护着一只小牛。它反映了不畏强暴和母爱的主题思想。整个铜案构图新颖,造型完美,重心平稳,动静统一。这个铜案是古代祭祀时用于放置祭品的器物。据说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看过实物后给了极高的评价,他指出:战国时期的这件青铜铸器表明当时的科学特别是力学水平已经十分高超,雕铸品用后尾的虎与硕大牛头构成了平衡,而腹下的小牛又降低了铜案的重心,真是妙不可言。牛虎铜案堪称青铜器的珍品,也是云南青铜文化代表和象征。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战国·牛虎铜贮贝器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战国·铜牛头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195611月,在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的发掘中,发现了一颗阴刻着滇王之印四个篆字的金印,重 90克,印面边长24厘米见方。上有蛇钮印把,大家仔细看:蛇首昂起,蛇身盘曲,背有鳞纹,十分生动、精美。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古滇王国存在的历史事实,也进一步证实了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庄娇王滇,以及汉武帝赐滇王金印的真实性。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西汉·狩猎叠鼓贮贝器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狩猎人物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鹦鹉撨唱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子规亭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杜鹃园占地四公顷,栽种着近万株引自省内外的优质杜鹃。想见到这满山杜鹃,过两个月再来。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水景园——“万峰环翠”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鸣凤晨钟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只见一座金碧辉煌,巍峨挺拔的钟楼雄峙于鸣凤山巅,此楼建于1983年,楼高30米,共3层,每层12个飞檐翘角,犹如36只展翅欲飞的鸣凤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楼上悬一口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所铸大铜钟,钟高3.5米,口径周长6.7米,壁厚15厘米,重达十四吨,为全国第三、云南最大铜钟。清晨幽扬的钟声,和着松涛鸟韵,使人忘却尘世的喧嚣。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钟楼上眺望熙熙攘攘的昆明市区

云南昆明金殿名胜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