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品读富阳龙门之四

标签:
富阳龙门古建筑次第胪列恢弘大气孙氏宗祠 |
分类: 江南游 |
四、古镇的建筑:
这个距杭州仅五十余公里的小镇,据传是三国孙权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
工部
工部是明朝的六部之一,居第六位,所以叫门匾上刻有“冬官第”字号。工部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工部也是为了纪念孙坤的功绩,经皇帝特批恩准,由孙坤后人所建的纪念性建筑。孙坤为永乐尚书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奉上命督造如外藩市宝艫巨舰八十余艘,期一月,应期功竣。
承恩堂是传承皇恩的意思。孙坤像两侧是造船任务完成之后皇帝嘉奖孙坤、孙坤父母及其妻子的圣旨。
承恩堂内有根柱子特别奇怪,下边半根柱子扭过来了。椐说当时有个大力士为了显示他的力气之大,一扫地把这根柱子给扫扭了过来,连这个石樽也扭了过来。而科学的解释,这根柱子用的木材是枫树,上面的柱头是被梁所固定住的,又因木材潮湿,因此,就形成上面正、下面弯的特殊形状。
思源堂,顾名思义,这是孙氏后裔饮水思源、思念祖先的意思。始建于明朝时期,现其整体风格上都是明朝时典型的抬梁式构造。其特点是:简洁明快,敞亮大气。它是正月初一动工赶在十三上灯,匆匆赶造,所以梁柱构架较简单,无雕饰,无油漆,求速度,赶实用。思源堂三间二弄,中间天井,前面门厅,左右走廊,八字门前有旗杆一对。
村民傍溪而筑,滨溪而居,古色民居沿溪堤次第胪列,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区别于其他古镇,这里溪道两岸自古没有店铺,谢绝了市侩习气和商业的烦杂。生活在此处,清淡、安逸而单纯,与嘈杂涣离,与纷乱无缘。彳亍其间,体悟山乡古镇的特有韵味,淳朴和亲情构建的和谐氛围让人流连。
居易堂
克勤克俭居犹易,惟读惟耕梦不空
整个建筑宏伟大气,造型优美,两侧山墙变化丰富,错落有致,前后院落组合大小相宜。它是孙氏家族祭祖和议事的主要场所。宗祠分门厅、正厅、后堂,两侧有厢房。
孙氏一门自古多豪杰,吴大帝孙权驰骋疆场、平定江南、经略台湾,成就一代霸业。上溯春秋时,写就《孙子兵法》的兵圣孙武,至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都与龙门孙氏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厚重的家族史,凝聚成龙门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
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
正厅名“余庆堂”,因袭了“积善人家庆有余”的持家思想。大厅正中悬挂的是孙氏先祖三国吴大帝孙权的画像,其上有孙权亲撰的《天子自序》,极为珍贵。
百狮厅本来叫慎修堂,慎修堂之所以称“百狮厅”,因为每根檐柱牛腿,前廊月梁及各间廊上均雕以各种形态的狮子,俯扑、仰跃、倒悬,有的咆哮,有的威严,有的和蔼,形态各异,刀法娴熟,栩栩如生,“百狮厅”一名由此得来。
德山一座不飘摇
义门————明嘉靖年间的一座砖砌门楼。义门为砖砌牌楼,是燕翼堂的大门,厅堂已毁,只剩门楼。门楣上所雕刻的是双狮,代表吉祥如意,背面是仙鹤,代表长命百岁。
恢弘大气的建筑
百步厅,叫“光裕堂”,据说从前门到后门有一百步,故名“百步厅”,檐为九间长廊,长廊也有面阔九间的天井,卵石铺就,气派宽宏,故又叫敞厅。百步厅的结构在龙门所有厅堂中算是独特的,它的正厅与后面的咸正堂是“井”字形建筑群的一个组合。
精致、恬静的厅堂
厚祉堂
子孙厅为孙权第50世孙孙衔建造。孙衔任清嘉庆山西太谷县知县时为官清廉,深得民心,被誉为“山西第一廉吏”。 子孙厅厅阔三间,前面是敞开的天井,没有大门,结构简单,无雕饰。每到元宵,龙门大房中有新生的男丁,就要在子孙厅中挂上子孙灯。
百花厅堂名为“素怀堂”,有五间二厢。“百花”之名来由主要是因为梁柱、窗棂、雀替上的木雕均为各种花卉,如兰、菊、牡丹、荷花等,似有百花齐放舒我素怀。
“咸正堂”,许多年前的火灾几乎使它毁于一旦,所幸的是两边高耸的马头墙,使火势没有蔓延到边上的民居。.现在残存的断壁颓垣,述说着古镇呵护的不易。
与古镇有缘来游胜地;愿今生无憾永住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