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越地吴人
越地吴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499
  • 关注人气:3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2012-09-10 09:37:48)
标签:

兰州

黄河

羊皮筏

白塔

旅游

分类: 走四方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下了航班,坐大巴离开兰州中川机场,进市区约一小时。一路上,除了入城高速路两侧,有些绿化,稍远处就显黄色。离路越远,景色越荒凉,尤其是看到四周围的高山上,裸露着的泥土,白花花的,心就有点沉,感到这里的人生活环境的恶劣。陡峭的山崖中间,偶尔点缀着一片片的玉米或土豆,黄土坡上,不多时会看到已坍塌的一些洞穴,那是原先人居住的窑洞,高速公路的建设,改变了这些人的生活环境。不远处的高楼大厦,让我们眼前一亮,经过黄河就进入了兰州市区,只不过这一段黄河,水流很少,倒不浑浊,桥下河床干涸着,砂石暴露,干旱缺水,兰州太艰苦了。

午餐时,饥肠轱辘吃了几小碗兰州拉面不入味,倒是出了店堂,吃了块同伴递过来的白兰瓜,香甜可口,一瞧,满大街都是卖瓜果桃李的。据说,来兰州有两样东西不能不吃,因为换个地方吃,一是没有,二即使有也可能变了味道,就如南方的橘到了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一样。这两样东西,一样是兰州的白兰瓜,一样是牛肉拉面。刚到兰州,就吃到了这两样,虽不正宗,也不虚此行!

下榻于“兰州西兰大酒店”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晚餐后,上街观光。上了一辆空敞的公交车,看着兰州黄昏的街市,向黄河驶去。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兰州是市区离黄河最近、看黄河最方便的城市,黄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水流温和平静,全无想象中的磅礴。兰州市的地形是两山夹一河,山是皋兰山和北山,一河就是著名的黄河。到黄河边,约八点一刻的时分,兰州的天空还很亮敞,观景拍照一阵,八点半天才擦黑。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市内建筑多建在山中谷地,黄河两岸。联系两岸的通道,主要是黄河上的桥梁。其中最著名的桥梁是黄河铁桥,号称黄河第一桥,现命名为中山桥的的人行桥,禁止机动车辆通行。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突然,华灯齐放,中山铁桥被装扮得很艳丽,从远处望去,中山桥就如一道亮丽的虹,站在中山桥南头,朝远处的白塔山眺望,白塔公园里的庙宇和白塔上的灯光,倒映在黄河水中,有一种特别的风韵。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以前一直听说的是兰州的污染十分的严重,号称是消失的城市。然而在这次的夏天到来,我却感到这分明是很美丽的一个城市,蓝天白云,风穿过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虽较落后,尚不发达(有比西安落后30年之说) ,但随着西部的开发,兰州这个塞上明珠,会越来越光彩!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来兰州有两个地方不能不看,一就是黄河风情线,一就是水车园。黄河虽然也流过其他城市,但穿城而过的城市只有兰州,兰州将黄河紧紧地拥抱着,就如幼儿怕离开母亲的怀抱没奶吃,兰州没有了黄河的滋润也将如那些光秃秃的山一样荒凉。兰州还是水车之都。据说最早称兰州为水车之都的还是外国人。兰州的水车是450年前一个叫段续的人制造的。
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园内由双轮水车、围堰、水磨坊服务室和游乐区组成,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水车园再现了水车这种古老的水利机械,可以使中外游人一睹为快。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河边矗立着羊皮筏子。羊皮筏是一种古董级的渡黄河工具,由整张羊皮缝制而成,外表涂油,内充气体形成一个大气囊,系在一个长方形的木排架上,中间五个、两头各四个气囊,真是个环保的运输工具。现变为旅游项目“黄河漂流”,据乘过的人说,有惊无险,是的,有险你就乘不到了。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离开水车园,沿着黄河的南岸,去瞻仰黄河母亲塑像,此为现代之作, 1986430雕成。雕像由母亲怀抱婴儿组成构图。长6,宽2.2,高2.6,总重40余吨。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依我看,她象征着远古时代神州大地原系母系社会,也同时象征着自孔孟学说大兴以来,华夏民族对二千余年以来,一直压抑女性而表示忏悔,随着西方文明思想的融入,母亲在社会的地位重新抬头。神态自然祥和的黄河母亲雕像,仰卧于黄河的波涛之上,手抱婴儿,微微而笑,表露出母亲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希望。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滨河路绿色长廊,就是沿着河旁兴建的河畔公园,我们又来到了黄河第一桥——中山桥,这是因为她是黄河上第一座跨河大桥而得名。此桥为钢铁构件,别具特色,系1907年由驻华德商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清政府动用库银30多万两。原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为纪念开国国父孙逸仙改名中山桥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钢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中山桥的前身为明朝洪武5(公元1372),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后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 5.8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我们走过铁桥,跨过黄河,来到了河的北岸,登上了白塔山,去瞻仰佛教在这里留下的遗迹。白塔山因山头白塔得名。岗阜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山下有金城,玉迭二关,为古代军事要冲。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白塔系为纪念一位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他是前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的路上,经兰州时因病圆寂的。现存白塔系1450-1456年期间重建的。白塔为密檐式佛塔,七级八面,高约 17,各面除了佛像,还雕有各种法器与佛教标志。由于塔外通涂白浆,远看犹如白玉砌成一般,故名白塔。拾级登山而上,沿途虽不见鸟语花香,但兰州市景渐入眼帘,为此行增色不少。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下山时光尚早,在一处茶园休憩,品品北国风味茶,俯视黄河,她把兰州城分为南北两半,这里的黄河显得比较温静,悄悄地流过,虽还没有经过黄土高坡,河水已是代表炎黄子孙的橙黄色,与下游的浊黄色相比,显得纯净许多。黄河水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从这里黄河开始向北拐,流向宁夏境内,流向黄土高原。

甘肃•兰州——黄河养育的城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