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2011-10-30 11:31:29)
标签:

通麦

帕隆藏布江

天险

排龙天堑

旅游

分类: 川藏行

(11)忐忑通麦

在波密与林芝交界处有一道天险曰“通麦”。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车队缓缓通过一处相当大的水毁路面,车下是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石块,稍有不慎,车将熄火抛锚。原来的路面早已被激流冲垮,荡然无存。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原因是上方有一大滑坡。叫“102大滑坡 ,名字来源于这里地处川藏公路102道班段,被称作亚洲第一大滑坡,只要下雨,就有滑坡。滑坡影响路段长达550米,每到雨季,滑坡表面的坡面泥石流、小崩塌、滚石频频发生,经常阻断车道,严重影响进藏物资的运输和沿途数万名藏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也是川藏路有名的卡脖子路段。

滑坡下是湍急的帕隆藏布江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路基垮塌了,只留下半条路通行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总算走过了烂路,经过一路的艰难险阻,看到希望的我们激动不已,以为通过了 通麦天险。然而师傅告诉我们,川藏线上最危险的地方还在前方。正对着我们的这座山上才是俗称为“十三公里半”的通麦天险。

我们到达了海拔只有 2080米的波密通麦镇。

通麦镇因为一段长13公里左右的通麦天险,而成为318国道的知名小镇。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我们停车吃饭的“驴友驿站”,外面是饭店,里面有几间 临江小木屋,窗口就是美丽的帕隆藏布江,峡谷景色美极了,是个让人发呆的好场所。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一出通麦油路就变成了土路,不久车就停在帕隆藏布和易贡藏布交汇处的通麦大桥一端。通麦大桥是一座钢结构的斜拉吊索桥,上面铺了一层厚木板,仅为单行,有武警把守。而且限制放行,一次只能过一辆车,限速公里匀速通过。桥头写着军事管理区禁止拍照的字样。过了桥,就是著名的通麦天险的起点。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通麦之所以被称为天险,是因为通麦路段山体疏松,它周围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频发山崩、雪崩、泥石流、滑坡、地震等天灾,经常阻塞公路,延误时间,车过帕隆道,险处不许看。通麦又大致位于这些灾害的中心地域,地理学家索性称其为通麦天险了。半个世纪来,有几百辆汽车被泥石流和滑坡等打进帕隆藏布江峡谷下。因此也有人把把这段路叫通麦坟场

路左边是帕龙藏布江,雅鲁藏布江的支流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通麦天险,险在车紧贴山崖走,头上方是根基不稳的山石,下方即是垂直的悬崖,奔腾飞溅的江水。路面狭窄,多弯道,危岩、滚石、崩塌、滑坡等灾害频繁发生而得名。窄、烂、险全占齐了。入藏以来,这是最难走的路段,很多地方只能一辆车通行。

天险到底有多险?等待我们的又将会是怎样的情况呢?……让我们忐忑不安。一进入这条路,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险,明白了为什么连驾驶技术一流,经验丰富的老驾驶员们都害怕走这条路。果然一会儿,前面对讲机传来有情况,让我们靠边停车。在我们眼前的这条路也就宽三米左右,很难会车,且路是沿着山体蜿蜒盘旋,很多路段的急转弯都是大于90度的,路边就是几十米深的悬崖。有的地方以前坍塌过,修过后路面更窄,路基松软,材料采用的竟是木桩。这里的山体太脆弱了,常发生塌方,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为了尽快恢复通行,用木桩的好处,一可以就地取材;二无需等水泥凝固;三因木桩直插沟底水中,时间长了,会发芽长叶生根,愈发牢固。但走在这样路上需要的是加倍的小心。

只见前面事故点是一辆载了太多木材的货车停在路中央,整体向左倾斜,处于欲翻未翻的状态。原来左后轮陷在深深的坑里,这时右侧有很多人在帮忙,用绳子拉住车上的木板,保持重心稳定,稍有松懈车体就将滑下悬崖下的急流中。

在前后车辆司机等的帮助下,这辆出事的货车总算爬出了陷坑,但心有余悸,再也不敢向前行驶,靠边停着。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路越是险,路边的景色也越是精彩。沿途莽莽森林,遮天蔽日。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行进在那巍峨峻峭的大山之间,一岭四季,十里九景,令人惊叹不已。

眼前高山云雾、鸟鸣山幽,如泼墨山水。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终于走出了这如履薄冰 “十三公里半”的通麦天险,体验到如释重负的感觉,又令人荡气回肠。

排龙天堑与帕隆藏布河和易贡藏布河汇流处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排龙吊桥是徒步通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起点

景观最是川藏路(11)——忐忑通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