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旅游记第九篇小国探幽

标签:
阿道夫大桥世界遗产卢森堡大峡谷旅游 |
分类: 目击欧洲 |
第九篇
没到卢森堡之前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很模糊,只知道是个国家与首都同名的大公国,原来钢铁业相当发达,在世界上举足轻重。近十几年来欧洲已经不再保留开矿和冶炼这种粗加工的产业,靠近卢森堡的路上可看到已被废弃的钢铁厂。卢森堡的经济转向国际金融业。卢森堡的银行有一种特色业务叫做“记名存款”,就是任何人任意取个名字设个密码就可以合法存钱,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资金。给洗黑钱的提供了方便,且一切都是合法的,欧洲人到底是聪明务实。转型后的卢森堡仍然是欧洲富国之一。
卢森堡街头行人稀少。很长时间才“呼”地开过一辆汽车。人若立在街头,朝哪个方向看,都能掠见花园一景。这里流露出真正的静谧与安闲,正像“世外桃源”的“欧洲版”。其实卢森堡不仅是城市小,国家也不大,全国40万人里还有三分之一是外国侨民,若放在中国顶多是个县级市。
卢森堡的建筑和街头雕塑都很有特色。据说卢森堡有法令,如果谁新建的房子和别人的房子一模一样是可以判刑坐牢的。市政宪法广场做得很精致,广场上的英雄纪念碑是1923年完工。当时是为了纪念一战中所阵亡的3,000名卢森堡士兵,而在二战被毁坏之后重建,因此就具有了双重的意义。
纪念碑有12米高,金色的女神高高站在方尖碑顶,手举着一个金色的环,碑下有一组雕像,一男一女,一伤一死,充斥暴力与血腥,可能是象征战争的残酷,衬托女神,和平来之不易。
最美的还是这大峡谷和那座叫作阿道夫的拱桥。我们在广场上溜了一遭,急着向峡谷下走,找了半天不见入口,无处下脚,问了几个,大概都外地人,总算遇见一警察,指了路。尽管停留时间短暂,仍经不起绿色的诱惑,从桥头台阶深入谷底,曲径探幽。
在“大峡谷”上俯瞰,给人的感觉,峡谷最大处也不过几
十米长,几十米宽,上面横架一座大桥,人立桥头,一切尽收眼底,真有点像纵览“微缩景观”,或某一处“大盆景”。在这总有种置身在庭院楼台的模型中的感觉,小而精致。然而别看是袖珍,下得沟去,却也起伏绵延,有树木沟渠,池水喷泉,道路草坪,大沟里面的路象迷宫一样,而且树木遮天蔽日。谷底深渊,绿色覆盖着绿色,绿得几乎蔓延出峡谷,让人有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诗作“松排山面千重翠”的联想。
阿道尔夫桥是是卢森堡的市标之一,位于卢森堡火车站西北方,横跨新、旧市区之间的深谷。阿道夫桥建造于1900~1903年,是一座没有支柱的圆拱型石桥,圆拱上有大小不一的拱门型桥洞,最大拱径88米,拱门左右对称,非常壮观。石桥总长153米,桥高42米,气魄雄伟,是欧洲的著名桥梁之一。
我们从另一侧攀上谷顶,是桥的那端,走上桥,桥面是双向6条车道,两边还各有一条人行便道。站在桥上可眺望城市的街景和大峡谷的美丽景色,视野非常广阔。
阿道尔夫桥是欧洲地区杰出的建筑物之一,于199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单。
从桥上俯瞰峡谷,有红的、黄的、绿的树叶,色彩上似乎有着强烈的对比,但是却又出乎意料的和谐,让人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一条多彩的峡谷给了卢森堡别样的风情,那裸露的岩石和错落有致的房屋,大沟里面依山而建的堡垒残迹,赋予了这个小小的卢森堡城更多的生命力和更强的立体感。另一个角度来看,现代与历史的结合,沟里面是历史,山上是现代化的银行。
离开卢森堡继续上路,回望大峡谷忽然生出一些感慨。精神的东西比实用的更能存留久远,合理与不合理只是相对而言。那深深的大峡谷虽然带来一些交通的不便,不也造就了一个风格景观独一无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