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陪你练钢笔字:手把手教你挑选钢笔字帖与练钢笔字

标签:
怎么练钢笔字钢笔字练习钢笔字帖怎么选练钢笔字 |
分类: 老三陪练 |
每个朋友想练字或决定练字,都要解决三个问题:选谁的字帖?选什么钢笔?怎么练?
其实,针对这三个问题,老三的博客里早有一些文章谈到过这些,不过相信不少朋友看了过后,多半是没有运用和尝试。
这回老三就扯下老脸,给大家打一个样本,看看这些钢笔书法理论到底有没有效果!
怎么选钢笔字帖,牵扯到两个话题:一是选钢笔字帖的材质,二是选哪位书法家的字体。
关于钢笔字帖材质和样式,【钢笔书法初学者如何挑选钢笔字帖和挑选钢笔】这篇博文介绍得挺详细了,大家可以自行看看,在此不在赘述。
下面,就想聊聊老三自己这回是怎么挑选书法家字帖的。
选自己喜欢的。老三再啰嗦一下: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练钢笔字这么枯燥的事情,建议大家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或欣赏的书法家的字体。
目前,老三偏向于喜欢田英章、顾仲安、吴玉生、沈鸿根和钱沛云几位书法家的字体(五位书法家的字体附后,点击查看)。就拿老三我来说,我个人更喜欢田英章先生的楷书,吴玉生先生的行书。
结合自己的性格挑选。不可否认,每位书法家的字体都有可学之处,但未必他们的字体都适合大家去练。就比如:吴玉生先生的字体洒脱中见风骨,很符合他的军人气质,老三觉得他的字体更适合胸有豪气的朋友练习;再比如钱沛云先生的字体飘逸里隐含温婉,女孩子兴许更倾向于喜欢他的字体。
拿自己的字体与书法家对照着挑选。这是一个很直观的方法,先得博览目前主流的钢笔书法大家的字体,在心里或将自己写的和书法家的字体放在一起对比,品评自己的字体最偏向哪一位,就选哪一位——这样可以练起字来,或能事半功倍。
从行书向楷书倒推着挑选。什么意思呢?就是先挑准某位书法家的行书,而后再买他的楷书字帖。有朋友可能不理解为啥?原因很简单,行书才是我们日常写的最多的,所以得围绕这个目标练字。
行书源自楷书,同一个书法家的字体从楷到行,其中是有运笔和笔画传承的。因此,老三建议初学书法者最好先练同一个书法家的字帖,等有了一定认知和心得,再研习其他书法家的字体。
【综合以上四个小技巧来抉择】
首先,在五大书法家中,老三更喜欢田英章和吴玉生两位的字体;其次,老三的性格是温和中略带一些张扬,用朋友的话说,就是多少有点侠气;第三,单就目前来看,老三的字型与吴玉生先生的行书相似度最高。因此,老三选择以吴玉生先生的行书字体为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争取让自己的钢笔字焕发第二春。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7EN00SIGG.gif
不过,由于早期老三并未系统和深入地练钢笔字,所以在字体间架结构上有很多功课要补,而田英章先生师承家学,书法作品严谨规范,正是助我调整字型、苦海纠偏的大利器,故而老三决定先练习田英章先生的楷书,争取把笔画和结构朝着规范的方法引导。
钢笔字到底该怎么练,这似乎是个庞大博杂的话题。结合诸位书法家的理论心得,老三尝试着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和尝试。
虽然执握钢笔并没有什么统一标准,但合理顺手的握笔姿势,势必可以让我们加深对钢笔使用的体会,减少练字带来的疲劳。关于钢笔的握笔方法,大家可以参考【这个帖子】,这里只放一张图供大家参考。
与钢笔交个朋友
这个说的可能就有些虚了,不过事实的确如此:每一支钢笔都有着独特的性能,需要我们去了解、感受,然后是驾驭它,就跟不同品牌的轿车一。
比如:铱金钢笔的笔尖要硬一些,适合新手,金尖钢笔的笔尖弹性要大一些,不大好驾驭,就不太适合书法初学者。再比如:万宝龙、派克等品牌偏向正式场合,笔尖普遍都较粗,适合题字或签字,百乐、凌美等品牌造型新潮灵动,笔尖型号偏小,更适合学生和小清新。
练字的顺序
很多朋友都在百度百科问过这个问题:想练钢笔字,能不能跳过楷书直接练行书?关于这个问题,各位书法大家也都有过论述,这里引用卢中南先生的一段论述:(点击查看原帖)
“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练钢笔字的节奏
每天定量,练两页。按照卢中南先生的理论:“量变才能达到质变。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疲倦了,效果也不好。目标是:量要达标,但又要保持对练字的新鲜度。
【计划】参照其他书法家的定量,老三决定每天练两页钢笔字,然后再临写,时长1小时。
多回顾体会
按照庞中华先生的理论(点击查看原帖):练字需要“坚持复习,我们每天作新的练习时,还要复习以往学过的那些字。这样,我们每天都有所得,却又没忘记学过的东西,那么我们会写的字不是越来越多,越来好了么?”
【计划】老三这回买了两册一模一样的字帖,会按照“一先一后、一天一回头”的节奏来练,练习内容为:A册今天的新内容+B册昨天的旧内容。
先摹写,后临写
按照司马彦先生的理论(点击查看原帖):“写字是一个学习过程,必须要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和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最主要的是途径就是“摹写”和“临写”。初学者可先摹后临,有一定基础者可以直接临写。”
不定时进行对比
按照司马彦先生的理论(点击查看原帖):“不管是摹写还是临写,都要不断地把字帖上的范字和自己写的字进行比较、对照,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三个阶段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当找到不足之处时,笔画不好就练笔画,比例搭配不好就改正。不要“只管拉车不问路”。”
【计划】毕竟老三时间没那么充裕,坚持每天练字问题不大,不过每天练完后,发图片给大家看进展,似乎有些难。因此,老三会不定时地在博客里更新自己的练字进度,同时附上自己在练钢笔字中的感受。
练多久有效果
关于这个话题,庞中华先生根据对近万名学员进度的统计,大约需要半年;有些培训机构则宣称,坚持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这其中不乏营销的成分。
老三觉得这个得看个人的悟性和勤奋程度,没有统一时间节点。不过,老三大家可以以老三为参照物,看老三的字体出现明显变化用了多长时间,然后再对自己的进度进行估量。
【计划】老三对半年和两个月进行折中,决定以三个月为一个循环
对了,老三的智商测试是110,正常人的水平。
祝福自己
老三的钢笔字练习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
用脚趾头想想,也能感受到在这趟旅途中,必定会遇到各式各样或大或小的阻力,来自外部的,更多是来自内心的。假如非要给它的主题升华一下,那么老三觉得这趟旅程,不单单只是一个字体蜕变的挑战,而且更多的则是一次自我的死磕与锤炼、一场灵魂的叩问与净化。
祝福自己在与忘性的斗争中一路顺风!祝福自己在与惰性的厮杀中旗开得胜!
愿月光与我同在!
↓田英章↓
↓顾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