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行书的来历与怎么样练好行书(附部分行书法帖)

标签:
怎样快速练好行书行书怎么练?如何练好行书能不能跳过楷书练行书行书字帖 |
分类: 大家谈字 |
痛点导读:行书是我们日常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字体。它以潇洒飘逸和便捷实用征服了很多人的心。
行书怎么练?怎样快速练好行书?练好行书有什么条件?初学者能不能不练楷书、直接练行书?
行书的来历
行书是汉字书体之一,早期也叫“行押书”。行书原是做草稿用的,没有规定的写法,故又有“草稿”的名目。相传东汉末年颍川(今河南)人刘德升草创行书,后传给胡昭和钟繇,晋时王氏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把行书推到了极峰,遂大行于世。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行书的分类
唐张怀瓘给行书定义为:“不真不草,是曰‘行书’”。清宋曹云:“所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流水,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行书又可分为两种,一是行楷(亦称楷行,真行);二是行草(亦称草行)。清刘熙载解释说:“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也就是说,其今草成分多的叫“行草”,其楷书成分多的叫“行楷”。
行书的特点
“行”即是走的意思。它的特点是近于楷书而不拘束,近于草书而不放纵;它介于楷草之间,书写方便,切合实用,所以自魏晋依赖流行甚广,历来被人们推为最实用的书体。当今我们使用硬笔写字,不管写文稿、抄文件、做记录,还是写日记、记事、记账,都是实用最多的书体。
怎样练好行书
要想练好行书,打好楷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有志学书的初学者来说,此点万万不可忽视。另外,我们还应懂得一些草书,并力求多掌握一些草字的写法,这对于写好行书字是大有裨益的。
推荐田英章先生的两款精品行书字帖:
田英章行书7000常用字钢笔字帖(点击查看实物)
行书运笔既要沉着坚定,又要飘逸流畅;姿态要端庄,结体须自然;既要有楷书的肃穆沉雄之感,又要有草书的奔放潇洒之态。字身大小要鳞比参差、错落有致;笔画的连带要疏通流畅,连绵起伏。
同时,我们提倡认真临习字帖,多观察、多思考、多研究,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不用多时定有大获。
×××××× 附录 ××××××
附录一:书法家介绍
田英章,字存青、存卿,当代书法家。1950年生于天津,书法研究生,国家人事部干部。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
自1985至今,曾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林业大学、日本国艺书道院等单位教授硬笔书法、毛笔书法。
1987—2002年出版书法字帖、教材、录像带、光盘七十余种。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终身书法家。
附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