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毛笔品牌(附毛笔产地、挑选保养及握笔方法)

标签:
中国十大毛笔品牌毛笔毛笔牌子怎么选毛笔挑选毛笔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毛笔以开幕引导的形式出现在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模块。如此隆重的待遇,足以表明中国的毛笔已经超越了一种书写工具,更代表了一种书写文化。
下面给大家带来我整理的有关中国毛笔历史、产地,中国十大毛笔品牌以及毛笔的挑选和保养方法,希望能为喜欢毛笔书法的朋友选购毛笔时带去一些帮助。
【毛笔的历史、产地及十大毛笔品牌】
文房四宝,笔居首位。中国的毛笔文化源远流长。
(一)毛笔的历史
“蒙恬造笔”的典故,也多见于《博物志》和《古今注》等古书典籍。相传秦朝(前221年-前206年)蒙恬在外作战时,急需向朝廷奏折求援。情急之下,他割下一捋马尾捆在木棒上沾着锅灰写了一分奏折,于是就有了毛笔。
(二)毛笔的主要产地
在中国,毛笔的产地众多,各地区的毛笔材质及工艺也各有所长。作为其中最古老的分支,山东省广饶县的齐毛笔与浙江湖笔、安徽宣笔、河北衡笔,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笔。
产地:山东广饶大王镇西营一带
历史:齐笔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齐国笔乡”的美称
材质:以狼毫为原料,丰颖尖锐、美观耐用
历史: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1至公元前207年,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固守秦朝北部边疆,路经侯店,时值三月三日,始以兔毫竹管为笔写成家书一封,随后将毛笔赠送给侯店人,后来侯店人仿制而成
材质:40多种动物的尾毛、毫毛,选材多样。笔长杆硬,刚柔相济,坚韧耐用,含墨饱满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
(3)安徽宣笔
历史: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二三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
材质:以兔毛为原料制笔,称为紫毫。笔锋短小犀锐,劲健有力
历史:相传秦始皇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
材质:以羊毫为原料制笔,毛细锋嫩,质地纯净
(三)中国十大毛笔品牌
浙江品牌:“湖羊牌”湖笔、“千金牌”湖笔、“双羊牌”湖笔(湖州)|
“芝兰图”牌毛笔(杭州)
江苏品牌:“龙泉”牌书画笔(扬州)|“金鼎牌”毛笔(苏州)
江西品牌:“农耕牌”毛笔(江西文港)
上海品牌:“虎牌”毛笔(上海)
北京品牌:“武京生牌”毛笔(北京)
安徽品牌:“三兔牌”宣笔(安徽泾县)
与挑选钢笔一样,挑选一支优质趁手的毛笔也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毛笔本身的品质和购买者的用途。如何挑选毛笔,大致以下几个方法:
(一)从毛笔本身的品质考虑
(1)从毛笔头来挑选。好的毛笔,注重尖、齐、圆、健“四德”,也就是:
“尖”,是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检查旧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齐”,是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因为需把笔完全润开,选购时就较难检查这一点。
“圆”,是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
不过,很多朋友如今都是选择网购,那么以上“四德”在毛笔到手前,是不容易辨认的。在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选知名的毛笔品牌,别贪便宜。
(2)从笔杆来挑选
粗细上,笔杆一般0.7—1cm最合适,不宜粗也不宜细;造型上,建议不要挑好看的或者挺沉的笔杆,看上去很名贵,实则是买椟还珠。要记住:写毛笔字用的是毛而不是笔杆。看似造型名贵的毛笔,往往是喧宾夺主,提高卖价,或惑人耳目,掩盖工艺不足。
(二)毛笔的用途上考虑
按笔毛弹性强弱,毛笔可分为:软毫,硬毫,兼毫三种。不同的材质,也有着不同的用途,有的适合写字,有的适合书画。因此,挑选毛笔最至关重要的是,要搞清什么材质的毛笔才适合你的需求。
(1)羊毫笔
是以青羊或黄羊之须或尾毫制成。羊毫笔比较柔软,吸墨量大,适于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比狼毫笔经久耐用。此类笔以湖笔为多,价格比较便宜。
(2)狼毫笔
是以狼毫制成。狼毫笔表面呈现嫩黄色或黄色略带红色,有光泽,仔细看每根毛都挺实直立。腰部粗壮、根部稍细。把笔尖润湿捏成扁平型即可见其毛锋透亮,呈淡黄色。
一般常见的狼毫笔长度为4—5厘米,最长的是6厘米,性质坚韧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
(3)鸡毫笔
是用鸡的胸毛制成,相当柔软,初学书法者难于掌握,因而不宜使用。现代的鸡毛笔是用准片带梗的鸡毛捆捆扎一团制成,是不可能有尖齐、圆健“四德”的,也许是少数画家要一种出众特殊风格或玩味而已。
(4)紫毫笔
以野兔项背之毫制成,因色呈黑紫而得名。兔毫坚韧,谓之健毫笔,以北毫为尚,其毫长而锐,宜于书写劲直方正之字,向为书家看重。但因只有野兔项背之毛可用,其值昂贵且豪颖不长,所以无法书写牌匾大字。
紫毫笔挺拔尖锐而锋利,弹性比狼毫更强,以安徽出产的野兔毛为最好。
(5)鼠须笔
以家鼠鬓须制成,笔行纯净顺扰、尖锋,写出的字体以柔带刚。王羲之《兰亭集序》即以此种笔写成。
(6)猪鬃笔
以猪鬃加工蒸制而成,属于硬毫笔,用于书写大匾。
(7)兼毫笔
是合两种以上之毫制成,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等。
这种毛笔以兔毫为柱,外加较短之羊毛被,再披与柱等长之毫,因层数较多而根部特粗,尖端较细,储墨较多,便于书写。特性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或刚或柔,或刚柔适中,且价廉工省,为书画家常用。
【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毛笔的使用与保养,一般分为新买的毛笔发开、蘸墨、用完清洗和再次使用等四个阶段:
(1)发开新毛笔
新买毛笔后,准备一小碗温水(手感略温即可)
把新买的毛笔放入水中,让笔头浸入水中5-10分钟,等胶汁溶化使其自然发开;
毛笔泡开后,初时不要强行搓开笔头,泡开后在施加一点压力;
用手轻轻的把毛笔表面的胶质挤掉;
最后,用卷纸吸掉多余的水分,即可使用。
注:新购毛笔暂时不用时,可保存在干燥的地方,并放樟脑丸防蛀,长时间不用的旧毛笔建议蘸点鸡蛋清封笔。(部分内容参考启明老师博客,在此标注感谢)
(2)使用毛笔时
要顺着毫舔墨,笔头不要太直,宜卧、宜轻,要使笔头四面均匀含墨,而横向或斜向舔墨会弄乱笔毫,影响书写,缩短笔的寿命。
(3)毛笔使用后
洗净墨汁,洗得越干净越好,然后轻轻挤掉水份,把笔头捋成原形状,放在笔挂、笔架上阴干,切勿将洗干净的毛笔再次带上笔套,很容易导致笔锋零乱,毛料发霉等现象。
(4)再次使用毛笔时
仍须先浸泡清水,挤干后再舔墨。干笔头入墨,会造成笔颖腹空,笔锋松散,书写时既不得心应手,也缩短使用寿命。如果毛笔出现带墨胶结可用温水浸泡,浸笔时切勿将笔头和笔杆连接处塞进水里,否则笔头容易脱落。
说实话,毛笔执握姿势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动辄自封“我的握法才是正确的”都是伪命题。对于毛笔的握笔姿势,只能说哪一种更合理,更常用,书写起来更舒服,更顺手。
(1)分享一个相对专业的毛笔握笔姿势:五指执笔法
大拇指的第一节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这就是所谓的“五指执笔法”,右手五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2)分享一个相对靠谱的毛笔握笔动作分解(部分内容参考乐萌教育博客,在此标注感谢)
前一篇:筷子的长度为啥是7寸6分?
后一篇:四大名著里是怎么闹元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