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金属含氧酸盐的热分解反应(转)

(2012-03-22 20:41:25)
标签:

杂谈

分类: 化学论文
非金属含氧酸盐的热分解反应

                                  北京大学化学系严宣申

   中学化学教材上介绍了KClO3、CaCO3及硝酸盐的的热分解反应,现以前两者为例讨论非金属含氧酸盐热分解反应的规律。

    就热分解产物而言,KClO3、 CaCO3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如若CaCO3象KClO3那样进行热分解,则产物应是“CaC”和O2。由于CaO的能量比“CaC”低,且稳定,CO2也较稳定,所以CaCO3热分解生成CaO和CO2;若KClO3象CaCO3那样进行热分解,则将生成K2O和Cl2、O2(后两者系Cl2O5分解产物),然而实际产物为KCl和O2,这是KCl比K2O稳定之故(两者生成焓分别为-436、-362kJ·mol-1)。

    氧化物或氯化物更稳定的旁证也表现在金属热还原反应中,一般以Na、Mg还原金属氯化物,如Na、Mg还原TiCl4;Mg、Al还原金属氧化物(铝热法)。即对氯而言,Na、K、Mg比Al更活泼,或说NaCl、 MgCl2比AlCl3稳定;对氧而言,Mg、Al比Na更“活泼”,或说MgO、Al2O3比Na2O稳定。

    总之,热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能量低、稳定的产物。(按:受热分解,表明实验已提供足够的活化能,故可仅由生成物稳定性判断其产物。)现根据这种观点讨论非金属含氧酸盐热分解的产物。

    高氯酸盐热分解 Na、K、Ag盐生成相应氯化物(氯化物更稳定)和O2;Al、Fe(Ⅲ)等盐生成氧化物(氧化物更稳定)和Cl2、O2(系Cl2O7分解产物);Mg、Zn盐生成氧化物、氯化物(两者稳定性相近)及Cl2、O2。

溴酸盐热分解 固态产物为溴化物(Na、K、Ag),氧化物(Mg、Al…)或兼有氧化物和溴化物(Pb、Cu)。
http://s10/middle/4c13c048gbbcac94725c9&690
    由于金属氧化物的稳定性均强于相应的硫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故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Na、K盐除外)热分解均生成金属氧化物(MO)和相应酸酐(MOn-1)。热分解反应的通式为:

    MAOn = MO+AOn-1     http://s6/middle/4c13c048gbbcad7d0d285&690       

※一定温度下,稳定单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的焓变叫生成焓。过程释热愈多(示为负值),化合物愈稳定。

*由单质生成K、Rb、Ag硫化物释热量略多于生成相应氧化物时释热量。

     然而CaSO4在1100℃以上热分解生成CaO、SO2、O2,后两者可被视为是SO3热分解产物。所以硫酸盐热分解的规律是,低于770℃(SO3明显分解温度)分解,气态产物以SO3为主;在明显高于770℃分解,气态产物为SO2和O2(物质的量比为2∶1)

    碳酸盐热分解 CO2在显著高于2500℃才分解为CO和O2;而碳酸盐分解温度远低于此温度,所以碳酸盐热分解的气态产物为CO2。

    硝酸盐热分解硝酐、N2O5在高于8℃就明显分解为NO2和O2(物质的量为4∶1),所以硝酸盐热分解的气态产物为NO2、O2。如若硝酸盐在高于(约)500℃分解,气态产物为NO和O2,高于1100℃分解,气态产物为N2和O2(500℃、1100℃分别为NO2、NO显著分解温度)。如
         http://s2/middle/4c13c048gbbcada312ee1&690

    综上所述,按上述通式判断非金属含氧酸盐热分解产物时尚需注意“酸酐”对热的稳定性。顺便提及,草酸盐热分解生成的酸酐,“C2O3”将分解为等摩的CO和CO2。如ZnC2O4=Zn+CO+CO2

    现在再讨论热分解反应的另一产物,金属氧化物的性质。(1)若MO对热不稳定,如HgO、Ag2O将分解为相应单质,所以金属活动性位于铜后的硝酸盐热分解得M、NO2、O2(后两者物质的量比为4∶>1)。可以想象HgSO4热分解产物之一是Hg;(2)若MO有很强的还原性,如FeOMnO、SnO等,则将被氧化。http://s2/middle/4c13c048gbbcadddd7ff1&690

    综上所述,非金属含氧酸盐热分解反应的规律是:

1.本质是生成稳定的产物,除Na、K、Ag成氯(溴)化物,Na、K成MNO2外,固态产物主要是MO。

2.需注意MO和AOn-1对热的稳定性。

3.强还原性的MO可能被氧化。

   磷酸盐、硅酸盐、硼酸盐受热时也符合上述热分解反应规律,只是P2O5、SiO2、B2O3对热稳定。

然而铵盐(含氧酸盐和不含氧酸盐)热分解不符合上述规律,这是因为铵盐(NH4B,B-为酸根)热分解是质子转移的过程,“首先”生成NH3和HB,“而后”根据NH3和HB的性质判断铵盐热分解反应及其产物。NH4B=NH3+HB

   (1)若HB系强酸,即B-不易接受质子则NH4B热分解温度较高;反之,B-易接受质子,则NH4B热分解温度低。如NH4H2PO4、(NH4)2HPO4、(NH4)3PO4热分解温度依次降低,分别为160℃,140℃,30℃。又室温下气肥NH4HCO3就能释出NH3,所以室温下不可能有纯的(NH4)2CO3(市售碳酸铵试剂系等摩NH2COONH4和NH4HCO3的混合物。前者受热与水作用成(NH4)2CO3)。

  (2)若HB有氧化性,则将和(具有还原性的)NH3发主氧化还原反应(特点:铵盐内部电子转移是平衡的),如:

NH4NO2=N2+2H2O (转移3mol电子)

NH4NO3=N2O+2H2O(转移4mol电子)

(NH4)2Cr2O7=N2+Cr2O3+4H2O(转移6mol电子)

  (3)若HB不具备氧化性,则当NH4B和其他化合物混合受热时,可按NH3、HB和其他化合物间的反应判断产物。现以NH4Cl和其他化合物混合受热的反应为例NH4Cl=NH3+HCl

NH3碱性: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还原性:2NH4Cl+6CuCl2=N2+6CuCl+8HCl

HCl酸性:2NH4Cl+CaCO3=CaCl2+2NH3+CO2+H2O

氧化性:2NH4Cl+Fe=FeCl2+2NH3+H2

还原性:2NH4Cl+2K2Cr2O7+6HCl=4KCl+2CrCl3+Cr2O3+2N2+11H2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