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报批评武汉会议多后大小会议何去何从

(2013-12-03 07:57:55)
标签:

尘封说事

人民日报批评武汉会多

短信会议

杂谈

分类: 世事杂感

                  以短信通知代替无聊会议岂不更好

 

大楚网消息,前不久,武汉市一市直单位反映,仅去年全年,该单位就接到了1300多个开会通知,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开5个会。更有基层干部坦言:“每天都疲于奔会,最多一天要开9个会,根本腾不出时间来办实事,工作只能晚上加班做。”都去开会发文,谁来落实?因为武汉会议多,而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

其实,会议频繁,会议时间长,不仅是武汉的事情,全国各地恐怕都有类似问题。各行各业,行政事业,或者国家企业,会议便是家常便饭。一纸通知还不够,还需要规格极高的会议。台上领导按一到二、三、四……的位置坐好,从甲到乙,从乙到丙,按顺序一一讲话,最后再让一把手总结讲话,这便是核心,是精神。台上个个口若悬河,台下人人恹恹欲睡。讲者用心,或展开,或深入,不开无准备之讲;听者烦心,或皱眉,或叫苦,不愿听无新意之说。这样的会议场面,并不罕见。

会议多,会议频繁,会议时间长,作为领导,希望在高高的主席台上露露脸,润润喉咙,唱几声高调,更显得自己的威严。不然,怎么树立自己的威信?上级领导如此,下级领导立即领会精神,一层一层地组织开会,大会开得,小会也不含糊,总之,有芝麻大小的事情,马上发个通知:开会。于是,开不完的会,说不完的事,讲不完的精神。等到,真正要落实的事情,就只有干事们深夜加班加点了。

说到底,希望开会,愿意开会,经常开会者,注重的是形式,台面上摆出的是官僚架子:你看,高高在上,威严无比,水杯一放,专门的稿纸一打开,麦克风前扩放不仅是“精神”,更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在这样的大会小会中,与会者逐渐消磨了大家的进取之心,阻挠了有创新者的大展宏图。天天开会,疲于开会,谁还会有心情和精力去干好自己的工作?

很多的会议,无非是安排工作,或强化学习,或要求提高认识,这样的会议并非开会就能取得实质效果的。只有会议内容成为当下需求,与会者都会专心听会。如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各级政府是必开的会议,而且还要以讲座的形式,多集中,多讨论,才能领会精神核心,才能更好地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民众。

集中开会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落实内容,何不改变形式?很多会议,其实无须多讲。因为大家都懂,都知道它的重要性,都懂得如何去做。比如单位的常规工作,如服务下乡,如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安排,不见得你认真开会后效果会更佳,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于是,都是无心来,无心听,该出错的照样出错。像这样的事情,何必去开?劳民伤财不说,更破坏党风与作风,形成慵懒风气,并蔓延开来,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像这样的事情,只需要发个短信,通知一下,免得当事人忘记,如果不放心,可以着重强调几点。如果有必要开会,那就要从精从简,需要讲话者精心“备讲”,哪是重点,哪些是与以前不同的要求,总之,决不能花太多的时间,让与会者听得专心,听得认真,而且很有收获。

或者改变会议形式,广播会议,电话会议,电视会议,都是可取的,何必一定要到大小礼堂呢?还要注意一点,不管是怎样的会议,短而精的会议效果才是最佳的,记住一点,“言多必失”!精简会议,浓缩会议,不仅会取得实效,而且会实干者们干出伟大的事情来。

 

附:本博主的一篇博文:《台上领导,你莫再滔滔不绝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d0f96001019op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