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咸阳科协辩白“鞋套照片”弄巧成拙

(2013-11-17 10:33:21)
标签:

尘封说事

穿鞋套下乡调研

如何对待网络舆论

杂谈

分类: 世事杂感

乡下亲戚最不愿意进城做客,但又不能不去,亲戚还是要走动的。他们都有这样一种感受,进了那道门,各种约束让他们浑身不自在。一道铁门就隔绝了内外,看看紧闭的门窗,烟瘾来时也只能强行控制自己。主人虽然热情,但一进门,就递给你一双鞋套,且美其名曰免得自己多拖地。这样,让乡下亲戚进进出出很不方便,看看鞋套,就只能呆在门窗紧闭的家里。乡下朋友,自由惯了,言行举止,吃饭聊天,很随自己的性子,乡里乡亲,来来往往,亲密随和。从城里回来,不免叹息声一路途:这亲戚之情全让鞋套给淡漠了。

 

但是城里亲戚到乡下,就没有了鞋套的拘束。感觉就像蓝天白云一样,飘逸洒脱。走过泥土地,穿行草丛处,接地气地行走,总是一种享受。所以,在城里呆久了,也想到乡下亲戚那儿,感受自由与自然的灵性。与城里截然不同的是,如果在乡下发现穿鞋套的,那就不伦不类了。如今,央广网曝料,咸阳科协主席亚建斌穿着鞋套到来兴县乡下调研,引发网民的吐槽,就不足为怪了。

 咸阳科协辩白“鞋套照片”弄巧成拙

尽管咸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红头文件形式对此事进行了解释,穿鞋套进入大棚和示范区是事出有因,之前必须穿鞋套进入组织培养室,出来后因地里比较湿,而后还要进会议室去开会,一行四人就没有脱掉鞋套。他们这澄清,看似合情合理。果真如他们所言吗?只要认真看图片,看看干爽的石路,就不需要再作过多的解释,那么,咸阳科协的解释无疑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事儿越描越黑。

 

其实,事情发生了,任何辩解都是无益的。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正如乡下亲戚到城里,无非是主人怕乡下亲戚弄脏自己的屋子一样,说到底,不就是怕弄脏了自己的鞋么?大家都清楚的事儿,何必还要以官方文件形式去辩白与澄清?网友曝出此事,无非是看不惯他们这种不接地气的做法,也只是发泄一下内心的不满而已。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穿鞋套去大棚,也可以理解,也并非太出格的事情,但是咸阳科协还是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去辩解,那就小题大做了。现在官场都怕网民曝到自己的“料”,这将影响到他们的形象与前程。“鞋套”事件的当事人又是咸阳科协主席本身,本来是报道科协主席下乡调研,是“丰功伟绩”的事情,但有网友注意到他们的不接地气的“脚”了,于是工作被网友的唾沫所掩盖,好事一下子成了他们的心病。于是,这科协主席坐不住了,想解释解释,还不就是维护自己的名声?恐怕这真的是多此一举了,甚至会弄巧成拙:科协主席乱用权力!如果是一普通职员,科协还会这样做吗?再者,身正不怕影子歪,走的是正确的路,何惧他人之歪说?

 

咸阳科协辩白“鞋套照片”弄巧成拙

 

党政和事业单位都应该接受社会的监督与批评,这样才利于各职能部门各尽其责,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职能行为,提高他们的职能效率。现在,网络媒体充当了舆论监督的主力军。各部门应该正视群众的监督,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如果是些小问题,那就改之即可,无需烦心;如果是原则问题,不仅仅是用红头文件的形式作解释了,那就该好好反思与整改了。正确面对网络舆论,让清者更清,浊者尚清,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大家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