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缘何数学有这么多白卷?

(2013-10-29 16:15:26)
标签:

尘封说事

数学中的难、偏、怪

教育

杂感

杂谈

分类: 教育杂感

                数学教学舍本逐末改革中考是良方

 

如今,如今数学中的偏、难、怪题满天飞。一道又一道障碍,与学生生活完全不着边际,甚至是非常特殊情况下才出现的“规律”题,纷纷出现在学生中考试卷中。数学教学又受到中考思想的影响,教学实践中追求其难度,老师们甚至利用休息时间也要在各类试卷中淘得大量“宝贝”题,试图网尽天下各类题型,并加强训练,以便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缘何数学有这么多白卷?


   老师这所以不遗余力地这样做,一张又一张的试卷飞到学生手中,不断地做,不断地讲,完全是因为中考数学试卷中的很有深度的题目在作祟,不让学生见到这类题型,学生岂不在中考中吃亏?

 

老师的这初衷是好的,在见多识广中丰富解题技巧,提高考试分数。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学生只能做选择题和一些基础题了,试卷的后部分大面积的空白。为什么呢?教学中不夯实基础,过多地追求高难度,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打击下,严重地丧失了自信心,然后破罐子破摔,干脆懒得学了,甚至一些基础的也不学了。和英语一样,数学厌弃后,对别的学科的学习也是致命的影响,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数学的学习无非是要通过学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规律,并培养学生的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思维能力。数学课本在编排上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接收状况,不断地丰富其内容,其难度是与学生的成长是一致的。按照课本的难度,学生很容易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如果稍微增加难度,学生也容易吸收并消化运用。

 

这里就存在一个误区。大家往往认为,多转几个弯,学生在拨云见日中思维就得到了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提高。这当然是理想状态下的希望。事实如何呢?不见得会做一些高难度的题,他的思维就上了一个台阶,他的智力水平就上了一个新高度。因为很多题目只是学生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并非他们有了真正的“数学思想”了。

 

难题、偏题和怪题泛滥成灾后,只是让少数孩子在学习中达到“理想”状态,决大部分学生渐渐丧失了兴趣与追求。一道数学题几乎要讲解一节课,大部分学生就在云里雾里而恍恍惚惚的,谁还会那么钟爱它呢?又么钟爱得起来呢?难题、偏题和怪题大量出现的,就是以牺牲大部分同学的发展为代价,来满足了少数同学的“发展”。初级中学里,刚入学时,学生们兴趣盎然,部分学生渐渐地在各种规范中和难题中消磨了斗志,在题到海战中逐渐增加了厌烦情绪。初三时,不交作业,看闲书比比皆是。老师唾沫飞溅,学生睡意香甜。这类现象让人痛心。

 

缘何数学有这么多白卷?

 

初级教育,是国民打好基础的教育,“ 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教育应该回归到本位,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我们培养的不是清一色地搞科研的人才,培养的应该是他们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学会运用基本的方法技巧。至于深刻钻研,那是在大学的专业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人生目标去奋斗去追求。如果在初级中学里连兴趣也没有了,又怎么去发展去拓深呢?

 

数学是门基础学科,既是基础,就要大力夯实基础,把该掌握的一定要撑握透,万不得舍本求末。基础好了,基础实了,发展才有坚实的根基。注重课本,难度与其相当,并作适度的拓展与延伸,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的。如果中考数学加以改革,注重考试于教学的指导意义,受益的一定是广大学生和一线苦苦耕耘的老师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