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鸽的悲催教育于年轻父母的警示

(2013-09-03 15:27:12)
标签:

李天一案

梦鸽悲剧示教育

新学期

育儿

分类: 教育杂感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李天一本应该重返高中校园进入新学期的学习,但是他如今身陷囹圄,也只能想想学校了。从公开的报道来看,尽管李天一否认打人,否认强奸,但是法院的判决一定会让他失望,让其母亲梦鸽失望。自本案发生之日起,便是社会的热点之一,从众说纷纭,特别是其母亲梦鸽的种种折腾来看,广大的父母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让孩子文明而健康地成长。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一叶障目“,梦鸽是一子障目,她非常偏执,她只相信她的儿子,不相信任何人,包括公安机关、检察院。她的孩子是忠义、纯真无邪的,她认定她的孩子被一个巨大阴谋、圈套陷害。这种盲目地信任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的任性和胡作非为,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情来。现在,仍然有很多的家长过分相信自己孩子的话,甚至一眼便知真伪的话。因过度相信而身当局者迷之中,孩子便可以撒起谎来,直至谎言破裂时候。所以,父母们在信任孩子时切要保持几分冷静,善于分辨,以防微杜渐。

常言道:娇儿不孝,娇狗上灶。疼爱孩子,父母天性。但是该让孩子吃的苦一定要让孩子吃。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身体上、内心上用痛苦来锤炼,才能塑造一个大有作为的人。李天一的母亲,并没有让儿子经受多少苦难的磨砺,相反,只有娇惯,只有放任,小小年纪便给了过多的光环。只十多岁便开起了宝马车,小小年纪便能进酒吧与其朋友吃喝玩乐。孩子在大肆挥霍中,母亲不闻不管,任其离开人生正道渐行渐远。梦鸽的痛儿是建立在金钱之上,建立在享受之上,在物质和花花世界的熏染下,还有什么正义与追求可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品性,以及思想、价值的取向、人生观的形成大多在幼小的时候形成。有一句俗语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父母要尽好自己的责任,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是梦鸽却没有从李天一的犯事中吸取教训。儿子开宝马飙车,多次违章,十五岁时就把别人打伤,还口出狂言:“谁敢打110!”犯事了被劳教了一年。在儿子劳教期间,如果梦鸽女士能反省自己教育方式,从此走上正确的育人道路上,严格要求儿子,注意孩子的思想意识的教育,注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磨砺,注重个人修养的教育,儿子或许就不会犯下如此大案。但是这位母亲没有反思,而是再纵容,再袒护,让儿子更加放肆,肆无忌惮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认为更有霸气的事情。年轻的家长们,决不能采用不闻不问的放任自流的做法,这就像作物生长一样。如果仅仅播一下种,不加强管理,不浇水,不锄草,不施肥,不治虫,那么,这种子即便是发了芽,也最终给荒芜。孩子幼小时候的教育,就需要父亲像农人种庄稼一样,做到科学、勤奋、精细,做到用心、用时。

年轻的父母们,多多地花点时间注重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情感的影响与熏陶。

一、改掉自身的劣性。改掉粗俗的语言,不说不文明的话,不粗暴,要和善,改掉不良的社交活动,如酗酒、赌博。言行上都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对孩子起着以身示范的作用。不要让孩子在近“墨”中黑,而要让孩子在近“朱”中赤。

二、花一部分时间和经历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活动,活动是锻炼孩子的最好的熔炉。与孩子一同游戏,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各种能力,还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在游戏中接受必要的情感、意志、品格教育。

三、与孩子一同读书。书犹药也,读好书可以医愚。常常与孩子讨论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思想。让孩子在读好书中受到良好知识、情感、品格、是非观念的熏陶与教育。

四、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在他们困惑时给他们知识,在他们无助时给他们力量,在他们迷惑时给他们指引,在他们郁闷时给他们温暖,在他们退缩时给他们信心。

五、不要溺爱孩子,疼爱在心里,该让孩子吃的苦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承受,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孩子不经风雨不会真正的成长,不经受磨难不会真正地变得坚强,不经历狂风暴雨的洗礼不会真正地增长才干。

六、不要护孩子之短。护短,只能让孩子的短处累积成劣根,成毒瘤。不文明的言谈举止,有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行为,该批评的一定严厉地批评,决不包容放纵。一些不好的思想和性格,如自私、急躁、狭隘等等,都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本不想多言李天一的,他的今天是因为其母梦鸽一手导演的。但是看到《梦鸽曝光儿子李天一质疑魏某作伪证》,梦鸽过分信任儿子而想到年轻的父母的育儿方法上的不足,觉得有必要谈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