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讨伐中国教育现状或成为中国教育制度深改革的导火索
(2012-04-12 19:12:33)
标签:
杂谈教育 |
分类: 教育杂感 |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这样内容犀利的言辞,不是出现在辩论赛上,而是一名中学生在3000多名师生众目睽睽之下的激情演讲。
9日,启东市汇龙中学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风波”。9日上午上完第二节课,启东市汇龙中学3000多名师生汇集到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这是这所高中例行的活动。升旗完毕,还有一个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当天的主题是“如何树立远大理想”。高二文科班学生江成博是演讲人。之前,他写的稿子已让学校把关通过,老师还对他进行了指导。
5分钟的演说中,这名学生“慷慨陈词”,表达自己对现行升学和教育制度的不满,抨击父母强加给自己所谓理想,引起一片哗然。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并不感到震惊。学生如此胆大直陈心声,不是学生的心血来潮,或别出心裁而名扬天下。在国旗下宣泄内心的愤怒,可见学生们已经深恶痛绝今天的教育现状。无处述说,无法述说,只有找了这么一个不合时宜的时刻,燃烧了自己积蓄已久的愤怒。
能怨学生们么?学生是做火了些,但是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现状,看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学生又是怎样的处境。
现在,只要走进一所学校,你就能深深地感受到“分数”下的紧张气氛。分数是硬道理,虽然没有成为学校公开的标语,但其实,它已经严严地盖在“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的校方育人理念之上。唯成绩至上,以成绩论英雄的风,在什么样的会议上都在刮着。老师们也苦不堪言,怎么办?只有逼学生了!我们来看看学生的现状吧。
每天的学习时间之长,学生是难以忍受的。朝六晚十是绝大多数高中所采用的,一天除了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再除去三餐时间,学生学习时间也至少十二个小时。现在就连小学生在校时间也越来越长了,每天清早就能看见三五成群的小学生奔走在上学的路了。很多小学生连过完整的双休也是奢望不了的,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科作业,还要进入名目繁多的补习班,有的还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名曰“青少年活动中心”,你不去不行啊,因为那是正式的上课。
再来看看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不说高中学生的如山般的作业,也不说初中生的作业,书本上的作业,课外练习册,课外作业书,如雪花般的试卷天天飞。看看小学生的书包就可见一斑了。这么多的作业都需要做,能做起么?那就得挤时间去做,白天少休息,课间做,课下做,晚上再挑灯夜战!无可奈何,只有不休息了。越到考试时刻,越到升学时刻,挤时间的现象就越明显。
这样长期下去,学生的身体会如何?走进教室,没有几个学生不戴眼镜的,没有多少学生的身体是健康的,因为他们没有进行多少真正意义上的锻炼。
结果如何呢?考试分数上去了,结果坏了他们的身体,更有坏了他们的健康的心理。特别是那些对学习没有多少兴趣的学生们,整天坐在教室里,就那么混着日子。时间久了,也就想发泄内心的不满,做些无意义的事情,甚至是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尽管党的教育方针是好的,是要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但因为今天各评价部门不正确的评价方法,导致各学校一味地追求分数。有了这样的指挥棒,自然在第一线的广大老师无不围绕这指挥棒奋力拼搏,一切都围绕学生的考试“分数”去着眼。局评价学校主要以学校的升学率为依据,学校评价老师的业绩也以学生的升学率、优秀率为准绳。课堂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去做各种难度的题目,以求得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分数。老师的教学就是围绕考纲去研究、去寻找、去变化各种题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应去做各种类型题目,同科老师齐协力,大有搜集全天下的各种题目。一句话,学生就成了做题的机器!期中、期末考试前的复习中,各种试卷如雪花一样,特别是毕业班,大考小考不断,每月一大考,每周一小考。其它时间就是做各种复习题,老师讲评各复习题中易出错的题目,然后再让学生在错题集中重做以加深印象。至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学生的心理,都不是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学生获得一个好分数!
启东事件后,教育主管部门真该反思各种教育评价行为了,确实应该真正的“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将教育来一次深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