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父亲”当作事业来做,其实并不言过其实。
把父亲当作事业来做,就是强调了做父亲的责任,做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培养孩子任重道远,因为,孩子关系到下一代的未来,关系到祖国未来。把“父亲”当事业来做,就是要求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要科学、有序、有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培养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当好这一职务并不简单,也不轻松。
当下,很多做家长的,并没有很好地履行做家长的责任。孩子需求的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做家长,不仅仅是生养了他们,不仅仅是给他们钱花给他们衣穿,更重要的是要当好他们成长的领路人,注重他们思想的启蒙,注重他们情感的丰富,注重他们知识的开启。父母要能做好表率,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良好的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诱导。
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当孩子学习好时,就赞不绝口,要什么给什么;一旦犯了过错时,就大骂特骂。有这样一个家长,自己平时打麻将成瘾,孩子在身边时,总是责这怪那的,烦孩子打扰自己,马上给几块钱打发孩子去别处玩。后来,孩子上网成瘾,就罚孩子在门口跪了一整夜。还不解恨,当作众人的面骂他不是东西,恨自己生养了这么一个不成器的东西。当时我就想,你家长平时都干嘛去了,孩子上网的瘾又是怎样滋生的。很多家长一惯地溺爱孩子,从不管孩子的身上的小毛病,结果日积月累,孩子偷偷抽烟、乱交朋友、与社会混混相混。常穿一身怪装,留一头长而染绿的毛发,家长视而不见,还认为孩子有个性。父母在不断地失职后,孩子劣性逐渐养成,直至成毒瘤!
做孩子的,就要行为端庄、举止文明、穿着大方。父母在孩子逐渐长大时,要善于发现孩子思想上的问题,能科学引导,善于对症下药,既要让孩子的优秀个性得到发展,又能让孩子得到全面提升。
前不久,见到这样一个家长,他总是时刻关注着自己孩子的成长,陪孩子一块游戏,同孩子一起做科学试验,与孩子一同写作文。我对他说,我还没有见到像他那样把业余生活50%以上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孩子身上的。孩子有不足之处,总是找合适的机会帮孩子纠正。所以,他的孩子非常有礼节,能时常问候父母冷暖,能大胆地参加各种活动,还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总之,孩子表现得非常优秀。这父亲的事业是做到家了。
不要在孩子犯过失后再来批评教育,不要在孩子表现很差时才来数落他们的不是。做家长尽到责任了吗?家长以前在干什么?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优秀品质不是先天就养成的,关键在于用正确的言行来引导他们。家长要从自身做起,让孩子在“近朱者赤”,因为孩子还不懂得“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们的是非曲直观念,都在他们的所见所闻中所养成。孩子的习惯,大多受影响于父母的习惯,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在于父母的正确引导。所以,教育孩子,要付出很多,包括自己也要改正很多的缺点。
关注和引导孩子的思想健康成长,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品德修养,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从小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这就是“父亲”的责任,也是“父亲”的伟大事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