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

(2016-10-29 12:53:49)
分类: 旅行
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

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民间传统纪庆交游节日。“芦笙节”又称“芦笙会”。各地节期不统一,大多是在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节期二三天,也有的在正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如凯里县等地。

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苗家村寨每一个男子都会吹芦笙。据苗族民间传说,芦笙是心灵手巧的翔格根据“蜜笛”(蝉)的记忆,仿造天宫的乐器制成的。“蜜笛”把在天上学了三天三夜的曲子传给了苗家人。所以,如今苗族的芦笙曲得吹三年零三个月才吹得完。节日期间,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打扮得焕然一新,集于芦笙场上,参加“踩芦笙”。一般跳芦笙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演竞赛性的跳芦笙。大家都作为观众,围成圆圈,在一旁顿足助兴。表演者为两个芦笙队,他们轮流上场进行集体或个人舞蹈。舞者边吹奏芦笙,边快速旋转、倒立、矮步等作出各种难度较大的动作。还有的是将武术中的拳术与芦笙舞结合起来的“芦笙拳”,亦拳亦舞,更为精彩。另一类为自娱性集体舞蹈。舞场中央由男子吹芦笙领舞,其人数不一,但至少要两人以上,女子在外面围成圆圈,随着芦笙袅娜而舞。苗家青年将踩芦笙当作恋爱择偶的重要场合,他们在吹笙、跳舞活动中都尽量展示自己的美丽和才能,以此赢得对方或对方父母的青睐。节日里,上年纪的人则聚在一起饮酒谈天,交流农事经验,预测年成。

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

     古历正月十八至二十,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麻江、雷山、舟寨等四县交界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舟溪芦笙节。元宵节后,瑞雪纷飞,银装素裹。苗族姑娘穿起节日的盛装,小伙子手捧金色芦笙,约同亲朋父老,迎风踏雪,争先恐后涌向凯里县舟溪公社甘香囊芦笙场,欢度一年一度的芦笙节。

芦笙节,是当地苗族人民喜迎新春,预祝一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男女青年“游方”的好时机。

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

       舟溪芦笙节的来历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舟溪舟南寨上有一个苗族姑娘,她的名字叫阿旺。阿旺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美丽动人。她绣的花,五彩缤纷,阵阵清香,招引一群群蝴蝶蜜蜂来探花采蜜。她喂的猪,长得又快又好,又肥又壮。她的歌声,象春风,赛银铃,唱得娃娃拍手笑,唱得老人喜孜孜,唱得小伙子和姑娘们手舞足蹈。

阿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阿旺的父亲把她看做掌上明珠,寨子里的乡亲们也为有这样的好姑娘而引以为荣。

可是,贪婪凶残的野鸡精,对阿旺垂涎已久,妄图把她占为己有。提起舟南后山上的野鸡精,没有人不切齿痛恨。它刮起一阵

妖风,便把人们一年辛辛苦苦种好的庄稼,儿十亩儿百亩一掠而空。它经常变成猛虎,咬死耕牛;它变成恶狼,叼走小孩。如今,它又把魔爪伸向了阿旺。

开始,它变成“远方的大财主”,登门来相亲。

尽管它送财送宝,花言巧语,还是被阿旺的父亲拒绝了。接着,它又变成一个俊俏的后生向阿旺来求爱。尽管它装模作样,聪明的阿旺一眼就看穿了它的虚情假意,坚决不答应。

野鸡精恼羞成怒,骗不了就抢。一天傍晚,又刮起一阵妖风。搞得天昏地暗,趁人们忙乱之际,它张开魔爪抢走了阿旺姑娘。

野鸡精的暴行,激起了乡亲们的义愤。大家打起火把,将后山团团围住。青年猎手们组织起“打鸡队”,决心打死野鸡精,救出阿旺。

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

走进多彩贵州,明年一起旅行约起,欢迎关注的公共帐号Chinazjjyy,微信zjjtjr,张家界自助游导游周怀柏电话18907441378

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

正义和邪恶的激烈搏斗开始了。野鸡精发出声声怪叫,进行威胁;人们吹起一支支燎亮的牛角,敲响一面面铜锣,淹没了野鸡精的怪叫。野鸡精张开巨大的翅膀,扑向人们;猎手们射出一支支利箭,吓得野鸡精慌忙逃回后山。可是,野鸡精是千年的妖怪,练就了一身功夫,除了咽喉之外,全身刀枪不入。猎手们一时也无法把它打死。就这样,人们与野鸡精相持了一天一夜。

这时,从远方来了一位苗族青年猎手,名叫茂沙。茂沙是个大力十,双手能举万斤;茂沙是神箭手,勇敢正直,专门捉妖擒怪,为民除害。当他听到野鸡精的暴行,立即骑上骏马,翻山越岭,急忙赶来参加“打鸡队”。

再说野鸡精被围在后山,它使出绝招,又刮起一阵阵妖风,扑向“打鸡队”。这阵妖风直刮得飞沙走石,日月无光。人们睁不开眼,张不开手,野鸡精就用利嘴来啄人们的眼睛。

正在这时,茂沙恰好赶来了。他怒火冲天,仗起宝剑,急忙迎了上去。

茂沙与野鸡精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翅来剑往,从后山打到前山,又从前山打到后山。乡亲们齐声呐喊,给茂沙助威。野鸡精使尽全身解数也斗不过茂沙,妄想远走高飞,逃之夭夭。人们射去的箭,一支支都被野鸡精抖落了。茂沙眼明手快,插剑入鞘,拿出他的神弓神箭,屏住呼吸,噢的一声,正中野鸡精的咽喉,野鸡精发出儿声惨叫,从天空摔了下来,撞死在后山上。

人们救出了阿旺,齐来向茂沙致谢。茂沙从野鸡精身上拔下三根野鸡毛送给阿旺,嘱咐她好好保重,便跨上骏马,告别阿旺,又去过他的游猎生活去了。

茂沙的英勇顽强、豪爽正直,深深打动了阿旺的心,爱慕之情油然而生。阿旺把心事告诉了父亲,父亲也非常赞成。可是,茂沙游猎四乡,漂泊不定,到哪儿去找他呢?当时他为打野鸡精而来,射死了野鸡精,连一碗水酒都没有喝

,就告辞走了。现在又到哪儿去找他呢?

阿旺思念茂沙,茶不进,饭不想,一天天消瘦下去。老父亲很着急,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寻找茂沙的好办法。当时正是新春佳节,老爹从后山砍来翠竹,做成一支支芦笙,请乡亲们四处传递消息:古历正月十八到舟溪来跳芦笙。这个消息传得很远很远,正如老爹所想,茂沙也知道了。

那天,成千上万的苗族同胞,吹起芦笙,载歌载舞来舟溪参加芦笙会。茂沙也来赴会了,阿旺很快就发现了他,老父亲把做得最好的芦笙送给了他,阿旺亲手在芦笙上插了三根野鸡精毛,把自己织的花带系在芦笙上,大大方方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茂沙也很爱阿旺,当即褪下银手镯,高高兴兴地送给阿旺,给她戴在手腕上。这一对情人在乡亲们的欢呼声中定了亲。

茂沙恭恭敬敬地请老父亲吹笙领舞,老人高兴地接受了请求,并且提出了芦笙会的三条宗旨:一是喜迎新春,二是预祝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三是让苗族青年男女寻找自己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大家一致赞成。

就这样,老父亲吹芦笙领舞,人们尽情地吹,尽情地跳,欢快的芦笙在舟溪甘香囊场上震响。人们一直跳了3天。

第三天,也就是古历正月二十傍晚,茂沙提议:春耕大忙要开始了,季节不等人,暂时不再跳芦笙了,一心一意投入春耕生产,大家认为茂沙说得对,并且推老父亲为代表,在芦笙场中心插草标为号,芦笙顿时息音。

就这样,年复一年,舟溪芦笙节成为苗族人民固定的传统节日

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

特别鸣谢

走进贵州黔东南芦笙节,有想去的明年约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