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自然日历

标签:
原创散文情感文化聿君字画阿滢琅嬛文库 |
分类: 俺的散文和诗歌 |
很久没到黄山村身边的小山转转了,今天早上得以从家里逃出来,迫不及待。我很想念我那些蜂蝶花草老朋友们。
我就是一个怪物。不喜欢城市,却喜欢住楼。喜欢山野,又不喜欢农村的闭塞和诸多不便。喜欢纯粹没有被人打扰过的自然,却不愿意住在深山老林。我对自然的爱,看来也属于叶公好龙,纯粹是为了猎奇,也是为了平复在人间所有的挫败感。还有一个原因是,自然的生灵确实可爱,原汁原味,精彩纷呈。而我对人间那档子事,越来越不耐烦,从心里不舒服,非常蔑视,当然包括蔑视我自己。
都快8点了,月亮还在。拍了它和路灯同框。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喜欢拍月亮,怎么拍也拍不够,从来没有厌倦过。对太阳就不大喜欢拍,无论是早晨的太阳还是傍晚的太阳,都不太喜欢。
还拍了电线杆上的喜鹊。
拍了很多牵牛花。特别拍了牵牛花和月亮同框的情景,当然是我调整角度拍出的效果。也拍了山楂以及柿子和月亮同框。
心里有一种预感,这个季节了,花朵应该不多,牵牛花还如此繁盛,值得多拍,也只能拍它们。
在拍牵牛花期间,听到鸾铃叮当的响声,扭头一看,有个中年男人骑着马过来,身后驮着不确定是妻子还是孩子。我抓紧拍,一边请求获得允许拍。走近身边,终于看清,大概是一对父子。
进村,在一家的屋顶上,看到一只斑鸠。
快走出黄山村的时候,在一家人门外的水沟西面,有一块平地,就看到一只蜂鸟鹰蛾在采食牵牛花花蜜。这是罕见的景象。我立刻就下到已经没了水的水沟里,直扑向那块平地,那里有很多牵牛花。蜂鸟鹰蛾行动飘忽如鬼魅,拍到了几个镜头,很模糊。又看到一个柑橘凤蝶也在采食牵牛花花蜜,我又奋不顾身追逐它,抓拍。等把它也惹恼了飞走了,我低头一看自己,全身粘满了鬼针草针形的种子!
我只好回到路上,找个有树荫的地方,先是站着,后来坐着,专心把它们摘下来。每五个为一组,用剪指甲刀处以腰斩酷刑。从9点05分开始,9点56分结束,耗时51分。共消灭811根。
我当时就想,人和其他动物没有到不了的地方,也就没有鬼针草到不了的地方。人会被塑料消灭。大自然会被鬼针草消灭吗?有人类的时候,鬼针草不可能统治地球。因为人类不会去鬼针草多的地方,也就不大可能把它们的种子带到其他地方。哪一天人类灭亡了,鬼针草的疆域会扩大,因为人类灭亡后,动物会极限繁盛,它们无处不在,就会把鬼针草的种子带到更广阔的区域。
说到塑料,对人类我就有不可遏制的厌恶。塑料说明了人类的逐利本性,嘴脸丑恶至极。原因何在?原因就是人类趋利而不避害!人类发明塑料的时候,只想到它的好处和便利,却有意忽略它的恶劣影响。
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自我毁灭程序,一旦启动,就没有补救,加速奔向灭绝,就像太阳带着地球,加速奔向银河系中央的黑洞。
我反复说过,人类目前的文明是非常肤浅的,是粗野的元文明初期,还根本不能称之为文明。那些为伪善的人类所津津乐道的所谓文明,其实是最残忍最愚昧的野蛮!人类就是这样恬不知耻,以丑为美。
从原始人的共产主义社会,“进化”到私有制社会,人类已经失去了人类该有的正常思维,走向腐朽。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精神文明却毫无进展,甚至出现倒退,毫无底线。这种境况近似于“从简到奢易,从奢到简难”。要想再回到共产主义思想,几乎不可能。人类被财产私有神圣不可侵犯毒害太深,早已面目全非,绝非善类。
只有当人类真正放弃私有财产,思想解放,国家消亡,边界消失,全世界共同管理、统一调配,人类才是真正的人类。当然倭寇这个民族除外,它从基因上就不可能成为人类,自始至终是彻头彻尾的禽兽,终将被全宇宙遗弃。
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算是人类元文明的一道曙光,但是昙花一现,人类重新回到四分五裂尔虞我诈的劫掠模式。人类元文明的日期还没有到来,有可能被无限期推迟。等人类恍然大悟想回头再来时,已经迟了,没有机会了。人类走向灭亡的过山车只会越来越快,刹不住车,连跳车的机会都没有!
骂完了人类,我还得继续拍花花草草虫虫。我自我批评自我检讨一下,我这也是很粗野的行动。不过这种粗野危害较小,危害只不过就是打扰了动植物的生活。
到了山上,在水泥硬化的路面两边,就拍到了我喜欢的几种蜂蝶等昆虫。一开始来的时候,心里没有多大期望,没想到今天收获满满,见到了这附近山上几种主要的小精灵。
花草方面拍到了牵牛花,藿香蓟,鬼针草,荆条花,翅果菊,大蓟,凤毛菊,胡枝子,山韭,酸枣等等。昆虫拍到了柑橘凤蝶,木蜂,熊蜂,大红蛱蝶,胡峰或蜾蠃等等。特别是拍到了小环蛱蝶。还录了一段鸣虫鸣叫的视频和录音。我试图发现它的踪迹,却一直没找到。它对我脚步的振动很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停止鸣叫(其实是摩擦翅膀发声)。
还拍到了一个疑似碧凤蝶的魅影。它当时被一只柑橘凤蝶驱赶,上下翻飞躲避柑橘凤蝶的追击。
我观察大红蛱蝶翅膀的颜色变化。它的翅膀靠近背部的是正面,颜色艳丽。靠近腹部的是反面,颜色灰暗。当蝴蝶感到威胁时,就收拢翅膀,把背面朝外,就和背景的植物和土地融为一体,具有隐形的效果。
很多鸟类和昆虫都这样,都有隐形的考量。比如,斑衣蜡蝉和斑鸠,收拢翅膀时灰不拉几的,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至于昆虫,只有当它们打开翅膀时,才能见到它们美丽的内翅。鸟类飞翔的时候,就能在翅膀上或尾巴上见到美丽的图案,特别是均匀或无规律撒布的白色圆斑。
一些昆虫或鸟类,在收拢翅膀时有很普通的颜色或图案,具有一定的隐形效果。为什么它们展翅飞翔时,翅膀上或尾巴上会有漂亮的图案?
我个人猜测,原因有几个。第一,吸引异性。当昆虫或鸟类抬头看天空时,看到美丽的同伴在飞行,会被迷住,心里禁不住想:“这是谁家闪闪发光的靓仔,简直闪瞎我的眼睛!”。这会引导异性拔地而起,展开追逐。第二,交通便利。醒目的图案相当于开着大灯,提醒过往的同类或异类:“本尊驾到,不长眼的东西,还不快快回避!”第三,警戒色。鲜艳的颜色是警告天敌:“我是个厉害角色,不要惹我!”
对于昆虫吸食花蜜在花朵上停留的时间,我也略有观察和猜想。主要根据花朵的不同而停留不同的时间。小型的花和单一的花朵,昆虫停留的时间就短,比如荆条花和鬼针草花。大型的花繁复的花,昆虫停留的时间就长,比如大蓟花。但也与昆虫的性格有关。有的昆虫谨慎,有的昆虫脾气暴躁,这两种情况导致昆虫行动诡异飘忽,形同鬼魅。丝带凤蝶就比较慵懒。木蜂、柑橘凤蝶、蜂鸟鹰蛾根本就停不下来,想拍到它们,着实不容易。
今天还有风,草茎太轻,昆虫的翅膀同样很轻,一有风吹必有草动。草和昆虫东倒西歪,想让昆虫和花朵位于画面中央,很难办到。对焦也就谈不上。
我还在想,蝴蝶和蛾类,边处于飞行状态或者边悬停边吸食花蜜,这难度太大,不怕噎死吗?人类做事情时,大部分都是功能单一的。一次一个主要动作。一心二用或多用,就是办到了,效果也不好。比如当你快速跑动时,想喝水很难,基本处于呛水状态!那么这些蝴蝶和蛾类是怎样做到高速振动翅膀的同时还用自带的长长吸管来吸食花蜜而不被噎住?
完篇于202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