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学习随想 云芳撰文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员心得 |
1
从实职到虚职,经济稳定,家里也没有多少事,一下子有了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把以前想做,但因各种原因没能做的事情,一个个都来实践一遍。摄影、绘画、心理、瑜伽。。。在学习心理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到了催眠,并对催眠产生了兴趣,很好奇,所以有机会就想更多地了解一下。
催眠的学习班很多,纷纷杂杂。我认为不学则已,学就要找最好的老师,所以就到廖老师的班上来了。又因为我儿子在北京读博,所以选择了北京。
2
七月流火,北京近郊,环境静谧的郁金香温泉度假村。绿草如茵,树木成林,宽宽窄窄的道路掩映在绿色中;度假村中央,大大的水塘里,荷花盛开,菱花绽放,荷叶、荷花、莲蓬随着微风身姿摇曳;枝头上,蝉鸣声此起彼伏。偌大的园子,人显得非常稀少,更让人觉得身处桃源,远离世俗,贴近自然。
16日下午报到时,接待的老师告知,不安排用餐,因为有人吃素,甚至有人不吃饭(练气功到“辟谷”),众口难调。初来乍到,就感到气氛与以往的学习或者开会不同,有点“玄”、又有点“神”。
3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开始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学习历程。
首先,课堂布置。没有桌子、椅子,大家都在教室中央的泡沫垫子上。可以坐着,可以趴着,可以躺着,也可以睡觉,只要无伤大雅即可。还真是有睡觉听课的主儿,时时还会响起鼾声。这是我所经历的最无拘无束的一次学习。
其次,老师讲课的方式。老师不是一直正襟危坐在讲台上,而是也可能在左或在右。有理论讲解,有实际操作,有体验感受,也有交流分享。50个学员分成若干组,分组活动。每当老师摇起铜铃,大家就聚拢过来,听老师讲解。每逢这时,我都觉得非常好笑,觉得我们这些人就像一群绵羊,老师就像牧羊人一样,一会儿召唤大家聚拢,一会儿又指导大家分散开“去山坡吃草”。
再有,就是同学。50个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天南海北,全国各地:上海、北京、哈尔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不同的行业:教师、公务员、中医、学生,无职业者;不同的年龄:50多岁知天命的,十六七岁正读书的,居然都是同学。
还有,每次课后的拥抱,迅速拉近了同学间的距离,消除了陌生的冷漠,增加了亲近的温馨。“拥抱的时间到了,每个人至少拥抱20个同学。”每次临下课时,老师都会这么要求。虽然不一定都能达到这个标准,但这种交流问候的方式,以往一年中也没有这几天用的多。
4
学习的收获一部分来自于老师,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同学。
第一天上课,老师就告诉大家:“催眠其实很简单,是我们本能的一种。”“学习催眠,就是唤醒我们的本能。”之后短短的几天时间,老师深入浅出的为大家讲解催眠心法,示范操作技法,指导大家体验催眠。引领大家,接开催眠“面纱”一角,窥探其内在的奥秘,让大家看到一个奇妙的世界。
老师教授了许多,大家也不同程度学会了催眠。然而,“会做”与“做好”是两个不同的境界,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以后发展得如何,功力深浅,还在于各人自己的修行。要达到老师那样得心应手地助人,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交流熟悉之后,发现同学中,“高人”颇多,每个人都有可学可取之处。C同学和L同学的声音非常好听,非常有魔力。Y同学说的很多书,我都没有读过。每个同学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很有意思。
5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个故事,很早以前我就看到过,觉得很好。没有想到,居然是老师的原作。惊叹!
“一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要看你看问题的角度。”
“保持觉知,活在当下。。。”
让我们从小圈子里跳出,从“自我”中抽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感知,去体味。。。
大家饶有兴趣地做着“自我觉知”的各个练习:不说“我”、不比手画脚、不点头、只观不想,用左手拿筷子吃饭等等。
做“只观不想”练习,看到一个物体,看到了就是看到了,仅此而已,不做任何联想。貌似简单,其实很难。就像老师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念头制造机”,每时每刻都有许许多多念头纷至沓来。要做到“只观不想”,其实非常不容易。
在室内做这个练习时,还相对容易一些,教室里的东西比较单纯,干扰也少。在室外,要做到“只观不想”,就难得多了。看到的东西多,变化多,感知到的事物多。虽然是在这么安静的度假村里,相对于室内,可以使你分心的地方还是太多了。
每个人的感受(特别是男女的感受)各有差异。G同学讲,他只有在遇到熟悉的人或者熟悉的事物时,才会有念头袭来,这时比较容易受干扰。而我就不同啦,我几乎对所有看到的事物都有兴趣。某位女士的服饰,会务中心的招牌,路旁的小草,驶过的汽车。。。等等,不管是不是熟悉,都会让我浮想联翩。老师大连来的朋友,一身素衣,白色短衫,白色长裙,一顶漂亮的草帽。行走在绿树、草地之间,微风吹过,长裙飘飘,好美的一幅图画。要想只看不想,无动于衷,的确很不容易。
6
大家戏称,我们这些天,过得是“神仙的日子”。
六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之后,大家又各奔东西,重归“凡间”,去体味常人的生活。但短短几天,对我们的影响,会铭记在心,会持续产生影响。
云芳简介:
曾经的她,人称“黛玉”一样,经常愁眉不展,郁郁寡欢,为自己悲伤,为一些琐事烦恼。现在的她,总是面带微笑,为自己喜欢的事忙碌,发现生活的美,发展生活的美。尽力帮助身边的人,包括动物和植物,生活充实而满足。因为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想做的和可以做的事情太多,根本没有时间顾影自伶,悲春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