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木全挥与加大力度击球之收杆比较

(2012-10-04 14:25:11)
标签:

高尔夫

体育

分类: 高尔夫心得
上一篇博文发了1木全挥杆击球训练 ,在此技术上加大了击球力度(指加大转体速度),结果出现收杆时右脚站不稳的状态,感觉身体被杆头拽跑了似的,又脚为了平衡只好跟上来,与左脚并拢1木全挥与加大力度击球之收杆比较,但是感觉击球有力而且稳定,且飞球弹道明显高而且远了。一直是在下雨中,感觉球飞的比较辛苦的样子,撞到护网的中部,看样是大约220多码,,。觉得在比赛(单差组蓝梯开球的比赛感受)上有几次都打到230码时也是没有站稳的收杆,把这个没站稳的收杆印重复出来总结一下,,,。

-*-*-*-*-*-*-*-*-*-*-*-*-*-*-*-*-*-*-*-*-*-*-*-*-*-*

-*-*-*-*-*-*-*-*-*-*-*-*-*-*-*-*-*-*-*-*-*-*-*-*-*-*
以上视频击球力度完全加大后的效果,与之对比参照的是以下视频的逐渐加大击球力度的效果
-*-*-*-*-*-*-*-*-*-*-*-*-*-*-*-*-*-*-*-*-*-*-*-*-*-*

-*-*-*-*-*-*-*-*-*-*-*-*-*-*-*-*-*-*-*-*-*-*-*-*-*-*
这个是逐渐加大击球力度的效果,目的是为了与上一个完全加大击球力度的两者效果相比较。同时也可以参照没有加大力度的击球效果比较1木全挥杆击球训练 (前一篇博文)
-------------------------------------------------------------------------------------
关于挥杆的理念
挥杆基础理念采用安藤博士的理念,即,向右转,往下拽的同时快转体向左转,充分的送杆,顺势的收杆即可,我感觉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动作,,。

练习场的距离到前方维网根部是180码。击球时基本上撞到下面的第3个格,大概落点估计是超过了205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