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温绝对感觉高尔夫

(2012-08-08 22:41:01)
标签:

高尔夫

体育

分类: 高尔夫心得
这本书,很早就买了,看得断断续续,买书当时还不太懂得书本里的意思,只是凭着感觉就买了,,,。重温绝对感觉高尔夫书上说的东西,虽然没有太认真地去对待,但是后来参加正规比赛,看人家的距离都那么地远,铁杆也精准,那么高难的日巡职业比赛的场地,果岭和旗位都给选手们施加不小的压力,但是人家同组都能打出78杆,而自己就打到90杆,比赛的最大收获,就是结交了球友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当然球龄短经验少可以说是个理由,但是也不能成为理由,还是技术和攻略实力不到位,,,。

    于是便从最关键的开球距离开始,检讨自己的问题所在,特别是失误时的问题原因,总结得知,每次失误都是在犹豫中失误,不能果断地挥杆击球,更讨厌的是挥杆时会想一想动作,虽然想的不多,但是很是影响击球效果,有时甚至切球也会剃头,为了解决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在练习场上不论如何练习都很顺利,可是一到比赛上就是出现问题,拿手的沙坑也打不出来或打穿了果岭或使达到果岭上也不停球又滚到后边的沙坑,,在不死鸟的那个GDO全国大赛上,为了沙坑吃了不少的苦头,,,。

    练习场的打垫无论如何都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没有长草,也没有斜坡,所有挥杆的姿势都一样即可,节奏好了什么都好,击球效果也不错,距离也满意,可是球场上的球位条件总是变化的,好不容易在练习场上练出来的击球效果,在球场上除了梯台以外几乎没有用武之地(比如在皮特带设计的球场),球场上的每一杆都要考虑到各方面的条件和影响击球飞球的各种因素,且需要瞬间地判断并果断地执行,也不允许去前思后想很多的要素,那要花很多时间,打球还是要求进度的,因为球场不是你一个人,有前后组,还有同组,都要互相关照好打球时间,,,有时候一个同样的距离根据飞球环境不同需要选用各种不同角度的球杆,还要选择各种不同程度的挥杆,特别是球停在树枝的下边,要打低空球还得要距离,要用打出低空飞球的挥杆方式,这样的基本功虽然在练习场上也模拟练习过,但是毕竟没有树枝,没有长草,球在打垫上,那么多的不同,很难会一下子就能用得上,一个一个去对号,这已成为不可能,,。

    于是,便想起这本书,上边写的是各种挥杆击球以及推杆的绝对感觉,我的理解,就是发挥个性的潜在能力来打球,拘束于各种套路是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球位环境的,没想到,每当重温这本书的时候,打球的灵感就会上来许多,也就是潜在能力的发挥压倒了练习套路,距离感比过去好多了,方向感也好多了,不象过去,简直就是瞄准树林来击球(陈清波教练常给我指出的问题点),教练帮我看的方向我根本不敢相信,但是按照那个方向击球,就是能上果岭,不可思议的现象太多了,原来问题是球场设计者的错觉设计在迷惑着我们,,,,。

    为了克服这些弱点,还是想到这本书,,,就这样地翻来覆去地想到这本书,,,最近又想到这个绝对感觉高尔夫,这次不是错觉问题,而是感悟到挥杆击球更需要绝对感觉,,,,。

    今天晚上练习时,觉得铁杆距离有所增加,方向也比较稳定,尽量去做到忘我地挥杆,不过怎么说还是要加入一点点的关注,那就是安藤博士挥杆理念的右侧向下拽的意识,,,,。

    看来要达到绝对感觉来挥杆,还要熟练一个相当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