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2012-04-06 21:29:58)
标签:

高尔夫

球杆

换杆心得

体育

分类: 高尔夫心得
    这个碳织的管芯(双层芯)构造杆身,今天试验下场,得出结论,比昨天用的钢身(NS)的铁杆,在自己个人感觉是不错的,距离不比钢身的近,方向也不比钢身的差,有一点比较明显,弹道比钢身的高并圆滑,果岭上方从上往下几乎是自由落下,所以果岭停球稳定,特别是中短切球,今天第2号洞180码大顶风,5铁开球到炮台果岭左前30码,用57度S杆,瞄准旗杆,结果一切近洞,抓了个,同组3人看得发愣,直瞪眼睛(他们还是阅历很浅的人们),然后高呼进洞了!所有的中短切都用的S杆,基本上都很理想,主要是方向稳定。

     为了随和铁杆,1木也换了X杆身(单芯的),开球不比男球员的距离近,当然他们也是新手,主要是力气太大一开球就跑偏,侧旋很严重,加上风大,毫无抗风能力,所以每次都是我在球道上等待他们到长草里去击球。今天只带上1木和铁杆,球道木没带,1号洞540码赶上顺风,1木开球230码(卫星测距),第2杆 6铁后,第3杆6铁就上了果岭,是由于顺风的关系,结果2推。推杆忘带了侧完南北极的球,大概就算了,加上那三位同组也都没认真推,果岭上大家都稀里糊涂的,,。

    顶风时用安藤博士总结出来的19世纪前的挥杆方式(上满杆,收杆前倾姿势),开始还以为只有钢身的才好使呢,结果,这个杆身照样可以打出来那个低直的弹道,且距离很远,球 飞得很有长劲儿,1木大顶风190码,5铁大顶风140码,顺风就用安藤博士的理论向右转向左转的挥杆法,感觉越挥越稳定,没有因为疲劳而挥杆变形,这一 点比钢身的好得多。觉得耗费体力只是钢身的一半左右,这是最可取的一项。因为大比赛时一走就是18个洞,很辛苦,最后钢身的都轮不起来了,一疲劳挥杆就变 形,这下好,安藤理论加上这个管芯杆身就不用担心疲劳和挥杆变形了,,。

  整体上,大风里,4帕1鸟,其余+1,标准36杆距离3300多码,觉得标ON还算可以,距离上不用愁,推杆没有较劲儿。过几天就要开始参赛了,就决定这一套铁杆,明天开始正式使用,并尽快适应,掌握好每一根杆子的球场距离,和弹道印象,还得加紧推杆练习。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球场停车场路边的樱花已经满开了。我的球车,它在花中笑眯眯地看着我呢,因为我没有锁上它?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看看300码的练习场,总觉得自己的1木距离不够,又换了新的1木和3根球道木,比以前的硬多了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球的南北极都做好了,换了一个短的32英寸的推杆,杆身是钢身的,得马上适应来不及了,所以都换了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回顾一下把自己打得晕头转向的不死鸟球场,全国大赛沙坑和果岭让我们这些菜鸟级的人们哭都哭不起来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为了对付比赛果岭,又换了一个新推杆,这是第6只推杆,日本的品牌都用到了,看来还是手头技术不好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这套钢身给俺出了不少力,不舍得放弃时而地还想用用,或老同学们来公事也顺便想打一场时也好有的用。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哈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玩艺,北京一位朋友说喜欢这个玩具并指定型号托我买,我最怕谁制定型号,因为过去有好多次老同学指定了她喜欢的国内流行的那款那型号,结果害得我找了3天没找到那个款那个型号,后来问内行人员,人家2年前就没有了已经更新换5~6代了,日本的产品更新换代很快,所以国内同学要找什么型号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库底子都找不到的了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这次正好遇到这个杆头帽,一下想起来北京的朋友的事,我就顺便自己留个纪念性的杆头帽就买了这个家伙,好玩不?或许我不好意思用,即放在袋子里了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换杆结论(根据球场条件天气状况分别使用不同杆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