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大风里打了6287码 回味一下击球感觉
(2012-03-21 18:33:25)
标签:
高尔夫
击球效果
体育
|
分类:
高尔夫心得
|
前几天参加一个较大的比赛日本GDO冠军赛全国总决赛女子组排名第17位,打得晕头转向,加上往返坐飞机,回来后感觉不会击球了,今天到一家公益球场,在大风里打了6287码18个洞。回味一下击球感觉,500码以上的5杆洞打了2个帕(一顶风一顺风),感觉1木飞球距离还可以,即使是顶风也没有太大的距离损失,果岭草比较粗硬,推杆手法有所更改(临时对应的)。结果7个帕,9个+1,2个+2,共85杆(42+43)。感觉还算满意,风大主要影响了上果岭这一杆。另外,风大竟然影响到铁杆的上杆动作,这是头一次明显感觉,过去有过大风里打球,基本上都是感觉风大影响1木的上杆动作,今天的感觉很是明显,还有推杆,被推出去的球还真是被风吹成曲线?风大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吹动球?看线时需不需要把风的因素加进去?实在没经验阿,因为风,今天推的很辛苦,,,。
总结,其中球场难度差点数为1的最难的洞打了个帕,球场难度差点数为2的洞打了个帕,球场难度差点数为3的洞打了个+1,球场难度差点数为4的洞打了个+1,球场难度
差点数为16、17、18的容易洞都打了个帕,看来球场的难度差点数据还是和有说道的,当然感觉这个球场和前几天大比赛的球场的难度明显不同,虽然如此,比赛
场的试场的半场里也打出来了41杆,只是比赛时的洞口位置被高难化了,再难的球场,如果洞口位置不被高难化,比较之下并非无可比性,日本的差点即将引进USGA的差点系统(日本高尔夫即将導入USGA差点系统),到目前为止,相信日本的差点计算是非常严谨严密的,不论成绩的波动有多大,差点的波动都不会太大,可能就是因为计算的参数太多,考虑的周到,使得计算特别复杂,也花了大量的管理人员和费用,这下采取USGA系统应该是比以前简单化了,起码是管理上简单化。

柳叶已经吐绿,被风梳理着,看上去很爽,,,。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