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洋快餐”,中国小孩儿们太熟悉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北京出现了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店之后,这玩意儿比在美国本土还精神。后来,相继出现了“麦当劳”、“必胜客”等等,很多中青年,都以坐在装修典雅的快餐店里细嚼慢咽,为现代时尚和“小资情调”。就像北京前门的“大碗茶”和浙江绍兴的“臭豆腐”,不过是寻常百姓的吃喝,很难和讲究、昂贵的大场面相提并论。
“洋快餐”靠什么打天下呢?最具代表性的三种主食有:三明治、汉堡包和热狗都品。别看这三种食品模样差不多,却各有各的出处,各有各的滋味。
先说三明治(Sandwich)。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食品,以两片面包夹几片肉和奶酪、各种调料制作而成,吃法简便,广泛流行于西方各国。三明治的历史,几乎跟相貌平平的面包一样古老。要说来历,总和各种各样奇特的人物、奇妙的故事,大有瓜葛。简而言之,是懒汉成全了三明治。
再说汉堡包(hamburger)。顾名思义,汉堡包一定和德国有亲戚。“hamburger”一词,源于德国西北部城市汉堡),至今,汉堡仍是德国最为繁忙的港口。这个词还专指“汉堡包”,也就是三明治的变种,以两片圆面包,夹上当地的“汉堡排”。说到汉堡包的前身,可以追溯更遥远。古代鞑靼人有生吃牛肉的习惯,随着鞑靼人的西迁,先传入巴尔干半岛,而后传到德意志。后来,又将生食为熟食。德国汉堡地区的人将其加以改进,将剁碎的牛肉泥揉在面粉中,摊成饼煎烤来吃,遂以地名而称为“汉堡肉饼”。19世纪中叶,居住在汉堡的人们,喜欢把牛排捣碎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这种吃法被大量德国移民传到了美洲。上世纪晚期,美国人将改良之后的汉堡包送进了快餐店,圆面包片里夹的,已不再是德国原装;而是洋葱、牛肉末与胡椒粉调制的美国口味。“hamburger”除了表示“汉堡包”,还有“碎牛肉,牛肉饼”的意思,美国人制作汉堡包,往往夹上一片捣得稀烂的牛肉饼,所以人们也用它来比喻“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拳击手”。在外观上,汉堡包区别于三明治的,恰恰是那两块不起眼的圆面包。(下图:美国流行吃“热狗”)
最后说说热狗(hot
dog)。“热狗”这个名字狡猾而古怪,它的故乡在美国。也没啥新鲜之处,同样是面包里边夹东西。1906年,细长流线型的香肠,在美国仍是一种新奇的食物,有各种各样的叫法,如“法兰克福香肠”、“法兰克香肠”、“维也纳香肠”、“小红肠”,还有叫“德希臣狗香肠”的。德希臣狗是指长体短腿棕毛狗,由于香肠的形状颇似这个品种的狗而得名。美国人酷爱这玩意儿,惊人的是,全美每年的热狗消费量,居然多达190亿根,人均90根,价值5亿美元。如果将数量如此庞大的热狗平铺在地球迟到上,可环绕整整26圈。美国人也够爱惜“国货”的,大概,中国的煎饼果子、驴肉火烧,就没这么风光了吧。同胞们一见外英国、德国和美国的东西来了,必然会争先恐后地捧场,必然招呼哥们儿、家人,跑去“开洋荤”了……
http://a.zimgs.cn/b/n/thumb/Day_091029/134_223985_7d9920dd9a708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