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师该不该做微商有偿教育应该明令禁止教师为何不能做微商幼儿园老师卖家长童装教师挣孩子家长的钱 |
分类: 随笔礼记 |
“幼儿园的老师做微商后,朋友圈添加孩子家长,卖的大部分都是童装,这样的行为对于一个老师来讲真的好吗?”11月3日上午,汉中一论坛有网友爆料称,孩子在汉台区秦峰幼儿园上学,班级老师通过网上圈卖童装,并称买了她东西的家长可以获赠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照。
11月3日上午10时许,网友发帖称自己孩子在秦峰幼儿园上学,孩子所在班的老师做微商后,就在朋友圈添加孩子家长,卖的大部分都是童装、童鞋。该网友称,老师还经常在朋友圈晒家长买她东西的截图,只要买了老师东西的家长,就可获赠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照,朋友圈晒的也是买她东西家长孩子在学校的图片,这让很多家长感觉很不舒服,“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买她的东西,你的孩子在学校就得不到重视,这样的行为对于一个老师来讲真的好吗?大家怎么看呢!”
根据网友的聊天截图显示,该老师经常在网上里发一些童装照片。10月14日,该老师在网上发拍摄的照片,并附上一段文字:现货来袭,活动期间三套起的赠送孩子园里生活照5张。
老师热衷于做微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一方面网络传播速度快,给线上营销带来了巨大方便;另一方面做微商成本低,无需办理各种证件执照,只需花点时间,刷刷屏幕,操作简单;当然,微商可观的利润也是吸引老师的重要原因。
老师做微商本没有错,但是否应该拿学生家长开刀?把家长当顾客,拿学生当模特,以家长的成单数量作为考核学生在校表现的依据,这样的做法显然并不可取,即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违反了教师职责的相关规定,将教育这一严肃问题“金钱化”、“利益化”,不得不说,这位老师的做法无知中透着奇葩。
按照此老师的做法,购买童装的家长都可以获得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照,并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照”,不买童装的家长则无法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状况,甚至有些担忧,孩子会不会被老师“无视”。长此以往,被无视的家长为了孩子只好束手就擒,成为老师手中任意待宰的羔羊,给家长造成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严重的心理负担,而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会因为老师的“无视”与“冷漠”变的郁郁寡欢,天真殆尽。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虽然在教育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老师不可以兼职,但是各地方学校的教师岗位职责中,多把教师任教期间不能兼职,作为教师考核的一条重要依据。但是,现实的实际情况是,教师兼职比比皆是,各类补习班、辅导班、特长班、冲刺班,层出不穷,有的老师课堂上不讲课,偏偏留到课后讲,美其名曰是为“考试冲刺”,其实是以此来赚取高额辅导费。可以说有99%的教师兼职,都是把学生跟家长作为固定消费的对象,捆绑到一起,强制消费。学生迫于老师的权威,家长迫于学生的压力,不得不就范,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屡下禁令禁止教师有偿兼职,但是无偿的买卖谁会做?如今微信营销给老师兼职再次开辟了新的渠道,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又会让多少孩子伤心,让家长伤身,让教育伤神。
教师做微商本没有错,但要严格把关针对的对象,人类灵魂工程师应该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不向学生、家长伸手的教师,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才能担负起为人师表的责任,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当一个老师终日沉迷于微信朋友圈,拍照片、晒产品、写体验,发感想,作为家长,你还会认为这个老师一定能较好自己的孩子?一心不可二用,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作为教师,更该如此。
强烈建议将“针对学生、家长的有偿性教育行为写入《教育法》”,合理引导,加强规范,还孩子一片晴空,还家长一方净土。

加载中…